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分析

周顺

关键词:患者, 中西医治疗,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适合保守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周期开始便给予患者12.5毫克/每日的米非司酮进行口服,待月经结束后,再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在子宫肌瘤90例患者中,60例(66.7%)治疗显效,24例(26.7%)治疗有效,6例(6.6%)治疗无效,93.4%的治疗有效率;9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有闭经出现,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血红蛋白升高,症状逐渐消失,在治疗中未发生毒副作用.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不仅方法简单可靠,价格低康,患者更易于接受,而且有助于手术率的降低,有助于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近年来,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很常见的手术,占外科手术比例很大.围手术期安全问题一直是临床医师和麻醉医师所关注的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围手术期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在国手术期威胁患者生命的因素很多,其中静脉血栓(veint hrombosis,VT)形成是手术后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肺梗塞,威胁病人生命.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表现,其与围手术期血栓形成关系密切[1].从全方位的角度考虑影响病人生命安全的因素,临床医生对围术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在不断予以重视.为此,本研究以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前后对手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手术病人合理选用麻醉方法,改善围手术期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石立君;史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0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消化道溃疡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运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6.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4.2%,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78.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 3年4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药吲哚美辛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庆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减轻病人的疼痛反应,改进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法.方法:选择病人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接两种不同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共100例,观察组无痛率18.7%,对照组无痛率9.4%.结论:快速直接穿刺血管法明显优于常规斜刺法.

    作者:贺志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性牙龈炎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妊娠性牙龈炎是怀孕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严重的可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松动,发展到牙周炎.我科对2012年6月以来来我科就诊的妊娠性牙龈炎患者,给予口腔卫生指导及超声波牙周洁治术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妊娠性牙龈炎的治疗与护理体会做了如下报告.

    作者:王秀红;曹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室引流术后并发脑室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术并发脑室感染的致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49例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其中有43例患者出现脑室感染,对感染患者进行病理及生化功能检测,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脑室引流患者术后出现脑室感染患者43例,感染率为12.32%,运用脑室内抗生素特续灌洗引流治疗结合全身抗生素治疗,治愈37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13.95%.生化功能检查显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28例,阳性球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2例.结论:脑室引流术后并发脑室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在围手术期内要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发生感染要加强脑室抗生素治疗和护理,降低脑室感染致死率.

    作者:陶开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探析

    目的:探究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更年期功血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三组,各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妇科养荣胶囊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西药炔诺酮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炔诺酮+妇科养荣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24h、48h、72h时的出血控制率与控制出血时间,并对三组患者完全出血率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用药出血反应与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24h、48h、72h时的出血控制率与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率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用药出血反应与副作用等指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完全止血率研究组不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患者出血控制率高,用药出血率低、副作用也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安彦辉;徐丽杰;刘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肿块的钼靶X线及超声研究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超声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作用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对比分析了钼靶X线及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作用,旨在探讨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钼靶X线对乳腺囊肿和纤维腺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8、5.92,P<0.05).而两种方法对增生结节和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块的检出和诊断,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成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作者:康刚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砷中毒的护理1例

    砷化氢是一种稍具有大蒜臭味的气体,无明显刺激性,是含砷金属矿渣遏酸或其灼热度渣遏水所产生的废气.急性砷化氢中毒多为在某些冶金工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或防护不当,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所致(吸入5000 mg/m3浓度可使人急性致死,30mg/m3可产生严重中毒)[1]以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同时可兼有心、肺、肝、胰、脑等重要脏器受累,若诊治不当或中毒剂量大,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 MODS),病死率可高达60-100%[2].我科在救治急性砷化氢中毒时早期运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已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淑亚;袁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防治妇科常见疾病的普查探究

    目的:了解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防治.方法:妇女体检内容有:常规体检、乳腺状况检查(如触诊、红外线诊断以及B超等)、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查、B超、子宫颈脱落细胞情况测定,使用方法有宫颈氏刮片、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2011-2012年间应前来我站体检妇女人数为8254,实际人数为7783,概率占94.29%,检查出患者1794,患病率为23.05%.另外,本次研究中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前三的分别是乳腺癌、卵巢癌和宫颈癌.结论:宫颈炎发病率位居妇科疾病发病率首位,本次研究表明发病率高的妇科肿瘤为乳腺癌.在妇科疾病检查基础上进行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肿瘤重点排查,是妇女健康保障的有效措施.

    作者:潘远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方法.方法:对目前较为常用的4.种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方法进行对比,4种方法分别为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酶联免疫法和间接凝血试验,对比4种方法检验的敏感性和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结果:我们的试验结果显示4种方法检测血吸虫病的阳性率分别为皮内试验94.30%、环卵沉淀试验96.80%、酶联免疫法98.10%、间接血凝试验92.70%,4种方法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检查敏感性,但又各具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灵活结合努力发挥每种方法大的优势,使其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可靠和准确的结果.

    作者:黄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2.4±6.2)min、(41.6±6.5)mL、(10.6±3.1)d、(3.7±1.1)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结论:手术治疗子宫疤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游小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梗塞病患采用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脑梗塞病患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79.41%,NIHSS评分(6±2.31)分;对照组总有效率44.11%,NIHSS评分(3±2.64)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不仅疗效更好,且能有效缓解病患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肾损害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在肾脏损害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员、及住院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分别检测其U-MA及U-MA/尿肌酐比值情况.结果:对照组(50 例):U-MA阳性0例(0.0%),U-MA/尿肌酐阳性0例(0.0%);实验组A(50例):U-MA阳性15例(30.0%),U-MA/尿肌酐阳性28例(56.0%);实验组B(50例):U-MA阳性16例(32.0%),U-MA/尿肌酐阳性31例(62.0%).对照组与实验组A/B的U-MA阳性率及U-MA/尿肌酐比值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X2 =24.86,P<0.05);实验组A与B之间则无明显差异.实验组A和B的U-mAlb及U-mAlb/Cr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总之,重视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U-MA检测,能够为血糖及血压控制效果提供新的参考标准,同时也能早期提示肾损伤,提高肾损伤的评估准确性,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黎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22例分析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本科手术治疗22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守进;杨波;郝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4例患儿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中具体实施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各照医院使用.

    作者:瞿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及体位并发症问题的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9例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及腹腔镜手术采取的特殊体位可引起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CO2蓄积,胃内容物反流,血压降低及心动过速,神经损伤,术后肩部疼痛等并发症.结论:术中合理安置体位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症监护分析

    目的:对患有重症肺炎并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展开重症监护,研究护理要点,旨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症监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症监护方式应注意的要点较多,但辅助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并将这种监护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炎症性肠病与胆石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与胆石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308例IBD患者(UC250例,CD58例)胆石症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UC和CD患者胆石症的检出率分别为和33.2%和5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C伴胆石症患者发生于活动期者占81.9%,发生在缓解期者占18.1;CD伴胆石症患者发生在活动期占96.7%,而发生缓解期仅占3.3%.IBD伴胆石症患者与不伴胆石症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及活动性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石症在IBD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是其比较常见的肠外表现之一,且与IB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期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对IBD尤其是CD患者应进行规范和系统的筛查.

    作者:张胜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焦虑及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焦虑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行甲状腺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心率及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BP、DBP、HR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术后应激反应,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胡忠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