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体会

封皓冰

关键词:中医, 疏肝和胃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口服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服用疏肝和胃散,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未见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草药内服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草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草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草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注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

    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很多存在体质较弱及健康意识薄弱的现象.学校是青少年主要活动场所.其常发生诸多的身体健康问题而求助于校医.这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个人健康意识的缺乏和学校健康教育较弱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减少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意外伤害.

    作者:郑明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心理、生活、饮食、睡眠、安全、用药方面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86例患者中,症状改善54例,症状稳定32例,无发生意外者,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14例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小儿肺炎患儿114例.将他们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7例.对观察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在临床指标(喘咳减轻时间、退烧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的改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果方面(9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85.96%),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疗法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护理措施.

    作者:陈艳兰;龙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24例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四君子汤加减对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自2008年01月~2011年0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患儿24例,依据他们的诊疗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患儿(12例)采用葡萄糖酸锌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儿(12例)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四君子汤加减疗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亲,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儿科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叶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2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吸氧、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西医治疗,对照组是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8%.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树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蒙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子宫内膜异位是妇科病中比较常见并且多发的一种,在蒙医学中对子宫内膜异位进行治疗时,所使用的主要药物就是妇科总剂安坤丸,另外还有一些辅助药物:补益还阳丸、六味大黄散以及豆蔻补益散与四味苏木汤等,其能够对赫依琪素进行调节,还能够通经止痛,对痛经、不孕以及盆腔包块有比较显著的作用,有比较显著的近期疗效,且副作用比较小,但对于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观察.

    作者:包龙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分组.A组为痰浊阻肺型,B组为肾不纳气型,均接受中医内科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痰浊阻肺型患者疗效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预后情况更好.

    作者:陆秀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加中频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法,分析针刺加中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针刺加中频治疗)和B组(仅给予针刺治疗),各45例.A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电脑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B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方法同A组.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组患者治愈40例(治愈率88.89%),好转5例;仅给予针刺治疗的B组治愈28例(治愈率62.22%),好转17例.采用针刺联合中频治疗的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针灸治疗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频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可靠.

    作者:陈国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伤性肝破裂75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75例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20例,无1例死亡;手术治疗55例,死亡5例.总治愈率93.3%.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肝破裂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耿铁山;赵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消癌镇痛膏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消癌镇痛膏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我院利用自制中药消癌镇痛膏治疗晚期癌性疼痛89例患者治疗前中后的护理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例晚期癌症合并疼痛患者,81例顺利完成了治疗,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消癌镇痛膏治疗晚期癌性疼痛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的成功与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倪萌;张玉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调查128例

    目的:调查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8例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生活量表评估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质量.结果:在SF-36生活量表的8个维度评分和总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值得关注.

    作者:王睿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康政文化建设是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我院重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先进文化方向,从医院实际出发,加强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建立创新文化形式、营造康荣贪耻的浓厚氛围,调动医院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实践、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作者:党英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对病人家属心理护理的思考

    近年来,对于病人的护理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护理成为病人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许多医院都把心理护理当做现代护理模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程序,并通过心理护理,让更多的病人恢复了健康,也为及时医疗提供了帮助.但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大部分病人的家属因为不了解相关流程,也会出现紧张的情况,尤其在护理病人时,不是过分护理就是对医护人员的护理不满,干扰了医院的正常护理工作.所以,在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此我就家属的不同心理表现进行相应护理的体会如下.

    作者:秦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国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举隅

    全国第二批中医药名老专家,路绍祖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尤其强调中医辨证,标本兼治,根据主证选取穴位,多取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为自血部位,配合针刺其他穴位,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宝贵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麟;崔瑾;陈盼碧;张小珊;吴高鑫;王兴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记录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目的:探讨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改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的146份病历进行分析,重点对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对单、手术器械清点单等进行检查.结果:不规范书写、不完整记录、不真实记录以及病房护理质量低是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意识到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医院安排的培训活动中,通过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来实现医疗纠纷的控制.

    作者:杜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2组,患者均进行扩张血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使用倍他乐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率、血压及心脏功能,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祥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护理工作的改革与进步,医学模式发生很大程度的转变,在康复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康复护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并在精神疾病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指的是对医学、教育、社会及职业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运用与协调,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活动功能,同时改善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终使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并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

    作者:邓楠;廖小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合并高脂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90例,均根据病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抗心律失常组、抗心绞痛组、抗心力衰竭组、抗动脉粥样硬化组、抗高血压组、抗凝组均配伍他汀类与心血管类药物后,各自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92.3%、93.3%、94.7%、93.7%.抗心律失常组肌痛1例;抗心绞痛组出现1例轻度头痛;抗心力衰竭组出现1例心动过缓,调节药物用量后正常;抗动脉硬化组有1例轻度恶心;抗高血压组不良反应1例,为轻微咳嗽;抗凝组不良反应6例,均为INR值上升,对华法林用量作出调节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控制度良好,临床上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量以减轻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李振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解剖: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基础

    血管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只有具备一定的外科手术技术,对血管的临床解剖熟捻于心,才能深刻地把握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切可能在腔内血管手术时出现的问题,游刃有余的完成手术,解决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梦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