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剂科在医院抗菌药物正确应用中的价值

张建程

关键词:药剂科, 抗菌药物, 正确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药剂科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价值,促进药剂科作用的发挥和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出发,对其内部的药学实践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结果:作为医院工作中的重要部门,药剂科的临床药师需要与医护人员一道参与到日常查房、会诊、病历情况检查等工作中,保障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与其他科室的联系,及时宣传新型抗菌药物,落实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引导医院用药的正确与安全.结论:推进医院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需要药剂科从临床药学实践入手,落实监管政策,加强科学管理.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促进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于帮助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掌握肺康复的知识和技能,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促进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6例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给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9%,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罗晓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目的:评定采用祖国医学与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疼痛进行治疗与护理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和实验两组.实验组采用中药内服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经一个月治疗后,采用Lequesne指数对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一个月后,两组Lequesne指数分值与基础值相比均可见大幅下降,前后对比,可见膝关节功能有明显好转.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但实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6例.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丁玉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分析

    目的:分析无痛肠胃镜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降低病人的痛楚,以及对于治愈的精确性.方法:抽取在医院治疗的病人,把168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无痛胃肠镜组共计84人,B组为普通胃肠镜组,共记84人.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同状态以及身体的一些其他数据,对比结果明显.结论:在对病人进行胃肠镜检查时,使用无痛胃肠镜队伍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影响较小,治疗效果更佳,相比普通胃肠镜,患者能够更快痊愈.从安全上来讲,这种新的治疗手段更加的人性化,更能被患者所接受,在以后应更加加大推广.

    作者:张桐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经方“两”之量值的考证结论概述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法对近现代关于经方本原剂量“两”之量值的相关考证结论进行概述,总结出如下结论:以吴承洛、丘光明、柯雪帆为代表的经方1两合今13.92g,13.75g,15.625g;以《伤寒论语译》为代表的经方1两合今7.8g,以教材为代表的经方1两合今39;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的经方1两合今1.0g-1.6g.可见对经方本原剂量的研究结论不一,只有将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方能给出合理的答案.

    作者:闫晓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医治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六十二例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治疗,其中这六十二名新生儿患者是2009年至2011年之间收治的.治疗包括三项针对该病的处理手段和五项对该病的疗法支持手段.前者包含减轻颅内压、控制惊厥和脑干症状的消除.五项包括低血糖的纠正、体液的补充、氧的提供、酸中毒的纠正和低血压的纠正.结果:这六十二名新生儿患者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医疗效果,并且这六十二名新生儿的神经后遗症的发病概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轻.结论: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将病情加以控制的,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我们应当密切的观察他们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对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观察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疗效

    目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对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烧伤休克治疗的患者共有73名,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0名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并将这5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能够有效的缓解休克症状,并且恢复的时间明显快于对比组,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治疗烧伤休克,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中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杨尚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内科护士临床带教体会

    为适应新的护理教学改革,提高实习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学习和解决间题的能力,临床实习是培养护士的关键阶段.理论知识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巩固、升华,与带教老师密切相关,如何正确引导护生进入临床工作,是每个带教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赵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路径探析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试验组患者参加压力滴定和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或者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人数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小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与CR平片诊断鼻骨骨折的价值

    目的:多层螺旋CT与CR平片特征.方法:本文报告经临床证实的鼻骨骨折42例,全部病例均有完备的CT及CR检查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CT诊断鼻骨骨折42例,CR诊断鼻骨骨折27例,可疑骨折6例.讨论: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明显优于CR.

    作者:杨玉梅;王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宣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进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手术后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焦虑恐惧状况都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能有效缩短手术进行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焦虑恐惧心理,可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值得推广.

    作者:白蓉;薛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风急性期治疗体会

    目的: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疾病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同年10月间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中的中风急性期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中风急性期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后均有一定的改善,且观察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对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朱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体会

    冠心病的现代医学分类方法与治疗手段种类繁多.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限于诊疗条件与所针对的病患群体,中医疗法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范围与适用优势.本文立足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与体会对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中医诊治方法作以总结.

    作者:郭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究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及护理

    普外科手术以后,切口感染的情况经常的发生.伤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所以探究普外力手术伤口感染及护理,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及诊断标准出发,探讨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因素以及护理方法.为医院提示护理质量减少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提供借鉴.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39例胸闷、胸痛病人心肌核素显像分析

    目的:分析胸闷、胸痛病人心肌核素显像结果.探讨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方法在胸闷、胸痛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有反复胸闷、胸病症状病人,行运动及静息心肌核素显像检查的患者139例.结果:分析、比较其缺血部位,结合临床冠脉造影及冠脉CT确诊冠心病例.结论:探讨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方法在胸闷、胸痛病人中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腊平;方庆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短刺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短刺的临床应用.方法:从《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了短刺的理论基础、适应症、发展及注意事项.结论:短刺法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疗效肯定,灵活的发展创新疗效更佳.

    作者:张霖欣;余铃;张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护理时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欧阳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护理安全作为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也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精神科护理安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我们能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同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防范安全隐患的意识,以期减少这些隐患给患者造成的伤害.

    作者:杜燕;刘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方法:将来我院治疗初次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2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纳洛酮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3mg/次的纳洛酮,加入1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4天一疗程.观察两组结果.结果:纳洛酮组在意识障碍的恢复、血肿吸收、水肿产生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纳洛酮临床治疗脑出血不只是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更可以缩短昏迷时间,效果明显.

    作者:董继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74例急腹症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74例急腹症患者基本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1.5天,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结论: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翟艳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儿科护理

    当前,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尤其对儿科护理而言,因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护理工作的多元化、护理操作的专业化等各种原因,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及难度性.目前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工作中那些明显的误区通常会被警觉,继而有效防范,易被忽视的很多都是细节,近年来医患矛盾较为普遍,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细小的疏忽造成的.因此,如何从细节入手,想患儿所想,急患儿所急,从细节护理中见真情,为患儿提供超过规范化服务的优质,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樊玉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