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习芳
对疾病的治疗不仅取决于临床医师正确的诊断和药物治疗,而且还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与患者进行用药信息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无论是医院还是医药商店,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药物信息,预防、解决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为疾病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笔者针对药物咨询工作浅述如下.
作者:蒋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分析减轻骨科门诊患者疼痛感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接收的120例骨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基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还要接受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这些措施对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的作用.结果:这120例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疼痛感有效得到减轻,但是对比两组患者的表现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减轻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是提高骨科门诊患者的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治疗小儿腹泻使用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疗效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以及记录治疗时间,患者中显效有62例,占62%;有效有32例,占32%;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达到94%.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丁桂儿脐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福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联合用药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绝经后取环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术前2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400ug,术中在患者宫颈两侧各注射2ml的2%利多卡因;对照组采取直接取环的方式.比较两组取环术中子宫宫颈松弛程度、术中综合反应、取环效果等.结果:试验组子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取环效果良好,手术操作均成功,术中综合反应稳定,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2h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配合子宫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用药能够使绝经后妇女子宫宫颈软化从而有助于取环术的成功.因此,术前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片配合子宫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用药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裕平;黄振华;梁欣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高龄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妇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等综合情况,以科学理论与医学实践为指导,以患者为围绕中心,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本院的中药处方进行科学系统化的分析,并探讨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参照中医药相关理论文献资料,重点从中医药物的种类、疾病的诊断、功效等层面上阐述中药处方的实际效果.从我院的中医药资料库中,选取400张中药处方,以上所选取的处方有具体的数目、药草应用的种类、应用频率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地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这400张中药处方中一共有80种中药材,其中20种较为多见.对此,本文选取药方应用频率多的6种中药材:丹参(92%)、当归(80)、赤芍(69%)、红花(61%)、莪术(50%)、葛根(48%).结论:临床医生应当熟悉中药处方的各种药材的药效、剂量及煎煮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此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中药房应当将药学服务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切实认真地加强中药处方的管理,总结各种中药处方使用的方法,以此推动我国药学服务发展及建设.
作者:张慧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4家综合性医院的418名注册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测评全部护士的核心能力学习需求.结果:不同年资核心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护士在专业发展、法律及伦理实践、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临床护理以及评判性思维及科研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教育咨询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核心能力总分显示其核心能力属于中等水平,需要加强培训力度以不断推动核心能力尤其是评判性思维以及科研得分的提高.
作者:雷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多以手术内固定治疗为主.常用的内置物包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Gamma钉、动力髋螺钉(DHS)等,以往鹅头钉及角钢板已基本淘汰.今年来还出现股骨近端锁定板、股骨Liss板侧置等内固定方式.对于转子间骨折,选用何种内固定方式目前仍有争议[1-3].若选择不当,常骨折处不稳定、移位、夏至短缩及髋内翻畸形等.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获得随访,其中DHS治疗8例,PFNA治疗24例,PFN治疗1例,GM钉治疗26例,侧置股骨Liss板治疗2例,股骨近端镇定钢板治疗1例,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不痛内固定方式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伟;陈君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和调查,为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提出如下几点建议.方法: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将30例老年精神分裂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人数各15人,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性的抗精神分裂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使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性的精神药物.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使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很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晓;李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管内增殖型、管壁浸润型、正常型、混合型及管外压迫型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几种镜下形态特点;该病多发生在患者左肺,且上肺叶的发生率高于下肺叶.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式,且其准确率高、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冠心病的病理和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做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且选择11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快速而且有效检测出冠心病.
作者:王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不同途径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4月对收治的253例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观察各早期肠内营养途径的开始时间、达到肠内营养目标点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达到营养目标点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营养途径患者开始时间及到营养目标点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肠内营养途径,给患者提供所需营养物质,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翠冰;赵泳谊;欧俏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成分制品种类的增加和成分制备过程中的环节增多,如果在血站产品生产管理过程中,监督措施不到位,差错就会不断发生,给血液质量带来很多隐患.所以,如何加强过程管理,杜绝和降低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差错发生,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易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方法:对2006年~2012年19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方法.结果:复发的19例患儿进行再次手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疝囊处理不当,邻近软组织薄弱,引起腹内压增加的伴发疾病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的原因,再手术治疗应暴露清楚、仔细操作;高位牢靠结扎疝囊,缩小内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及前壁.
作者:梁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特点,提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胚胎停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就诊的226例胚胎停育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胚胎停育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其它因素(包括子宫病变、全身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结论:母体相关因素是胚胎停育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胚胎停育的发生.
作者:唐最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日常的外科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性因素.并且这些潜在性风险因素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于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要进行一定的总结,找出常见的风险种类,并就此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本文从50例外科临床资料中进行分析,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详细不足之处,找出解决的措施来降低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李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治疗护理的1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肝动脉的插管灌注化疗措施,对中晚期的肝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干预,树立患者战胜疾病信心,降低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护理,15例患者经过B超和CT以及MRI进行检查,显示占位病变区域缩小范围超过50%的有7例.所有患者1年生存率为66.7%.结论:通过对肝癌的中晚期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秀芬;植秀振;梁红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与传统经腹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比,选择一种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经阴道和经腹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阴道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48h)、术后疼痛(≥2分)、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分别为(50±35) min、(150±32.4)ml、95%、80%、5%、(9.3±5)d.腹式组分别为(70±20)min、(132±35.3)ml、50%、10%、0、(10±6)d.结论:经阴道子宫全切较腹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更符合当今微创的外科原则,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疼痛轻,住院日短,腹壁不留疤痕,深受患者青睐.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可充分展示出其诸多优越性.
作者:朱晓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酮康唑与克霉唑栓联合疗法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治效果与药物安全性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患有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酮康唑进行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则在采取酮康唑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霉唑栓进行联合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老年患者经过临床药物治疗,症状与体征均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诸多药物治疗方法中,较为有效的诊治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方法就是酮康唑与克霉唑栓联合疗法,两种药物联合起来治疗该病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优于单纯的酮康唑药物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