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张凤霞

关键词: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摘要: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针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特点,提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临床循经取穴的案例与体会

    目的:探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有这样一句话:“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方法:两例患者已尝试过多种疗法均无效果,采用针灸循经取穴理论,结合输穴的特性进行针刺.结果:针此后一例症状立即消失,至今无复发.一例守方六次而愈.结论:循经取穴治疗复杂的疾病疗效明显,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

    作者:孙春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探讨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深度.方法:随机将52例胸外科病者分组:1胸外科组(26例)与2胸外科组(26例),1胸外科组行单纯全身麻醉,2胸外科组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2胸外科组诱导之后的各个时间点的HR、Dp、Sp值比诱导之前明显要低,P<0.05,1胸外科组之中的HR、Dp、Sp于强刺激时点(切皮时期、插管时期以及拔管时期、术中时期)的数值都比诱导之前要高,P<0.05.2胸外科组的指标情况比1胸外科组好,P<0.05.1胸外科组的BIS参数比2胸外科组高,P<0.05.结论:和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深度相对更好.

    作者:李大茂;李勃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药物咨询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疾病的治疗不仅取决于临床医师正确的诊断和药物治疗,而且还取决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与患者进行用药信息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无论是医院还是医药商店,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药物信息,预防、解决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为疾病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笔者针对药物咨询工作浅述如下.

    作者:蒋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

    目的: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护理师资队伍,培养德才兼备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结果:培养出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临床带教老师.结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效果良好.

    作者:郭翠英;李彩;张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诊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特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18%),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状况,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SBP及DBP同对照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及DBP同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SBP及DBP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小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手术室出现创伤性休克的情况,并分析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20例,对急救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结果:20例患者进行早期的急救配合护理,全部抢救成功,抢救率为100%.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急救护理,增加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所接诊的20例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对他们采取高频及相控阵的探头对这些新生儿的颅内出血中的超声检查的结果实施有效地分析.结果:本组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16例,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应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开始成为常规性的栓测新生儿早期有无颅内病变的好选择,可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慧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56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5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2例行左肝叶切除,14例行肝段切除,9例行二肝段切除,10例行肝中叶切除,11例行部分肝楔形切除,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应积极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段凤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及防止措施,减少和规范退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1月门诊西药房退药登记单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患者退药共263例,占总处方量的0.26%,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及医生处方因素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努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田丽静;赵忠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经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与经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情况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对照组按传统开放手术和TME原则及步骤施行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癌残留.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TME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国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治疗及预防干预

    脑血栓患者经常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有: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共济失调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有昏速甚至死亡,该类病的发病比较突然,而且其病情变化比较迅速.多年来,有专家研究发现,脑血栓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期间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特征,因此,对脑血栓患者可以实施一定的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脑血栓.本文就例举了一些对脑血栓患者心理治疗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取得的成效.

    作者:常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方法:在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神经症患者诊断标准,并且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10周.采用量表对两组的抑郁情绪在干预前、后进行测量.数据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可比性方面的各项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的抑郁情绪指标的评分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并且研究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神经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盛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发生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发生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例关节置换手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针对性的尿潴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VAS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骨科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患者,易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需要接受针对性的临床护理.

    作者:王蔚;丁芳;宋俊雷;沈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膝关节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观察组: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于患者髌骨内上、外下行膝关节穿刺,放置16号针头并接输液器,共冲洗0.9%生理盐水1500ml,灌洗结束后尽量吸出关节腔内残留液体,之后注入玻璃酸钠2ml,冲洗完毕后卧床休息24小时.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在患者髌骨外下行膝关节穿刺,入腔后注射2ml玻璃质酸钠,摇匀.一周一次,以三周为一疗程.结果:60例病人均获得4-6月随访,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8.8%.结论: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于单纯玻璃酸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

    作者:钟广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门诊、住院部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医技科有关传染病检查记录,并依据SPSS13.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差异比对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在具体工作中笔者发现,因登记人员个人原因,致使漏报、错报和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可靠性与时效性.结论:经过我院全体传染病登报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每月培训、考核和审查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报告质量,提高了报告可靠性与时效性.

    作者:梅文清;胡春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加强乡镇医院财务管理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乡镇医院处于资金、人才、先进设备三缺条件下,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加强财务管理、促进自身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作者:左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操作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体会

    目的:探讨操作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操作注意事项等,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体会,同时分析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急性胆囊炎15例,有上腹部手术史7例,其中1例为残余胆囊,萎缩性胆囊炎4例,2例因出血和胆管横断损伤中转开腹,1例胆管损伤经局部缝合,术后引流治愈,均手术成功,无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主要的胆囊发生病变的治疗方法,术前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手术中采取恰当的腹腔粘连的处理方法和准确的胆囊三角处理技术,同时及时准确地采取中转开腹手术,只有真正落实操作步骤,注意手术操作事项,才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祥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放置吉妮IUD147例临床观察

    通过放置吉妮IUD147例一年的临床观察显示新型的吉妮IUD续用率高,年续用率93%,脱落率低仅为1.36%,妊娠率为0,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剖宫手术后、宫腔偏大、带器妊娠、宫口松、反复脱环者.

    作者:陈伏兰;潘小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初探中晚期肿瘤癌症疼痛的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恶性疾病,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很高,其病死率位居疾病死亡率的第2位.做好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转移注意力,立解疼痛等方面阐述了其护理心得和体会.

    作者:王卫红;甘新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妇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家庭式沟通联用常规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家庭式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联合组在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用家庭式沟通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妇科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妇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周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