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探讨

李大茂;李勃彤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麻醉深度, BIS参数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深度.方法:随机将52例胸外科病者分组:1胸外科组(26例)与2胸外科组(26例),1胸外科组行单纯全身麻醉,2胸外科组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2胸外科组诱导之后的各个时间点的HR、Dp、Sp值比诱导之前明显要低,P<0.05,1胸外科组之中的HR、Dp、Sp于强刺激时点(切皮时期、插管时期以及拔管时期、术中时期)的数值都比诱导之前要高,P<0.05.2胸外科组的指标情况比1胸外科组好,P<0.05.1胸外科组的BIS参数比2胸外科组高,P<0.05.结论:和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深度相对更好.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集中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213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本身的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使之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该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近年来中青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坐位前倾位牵引并推拿热敷牵引治疗各型颈椎病213例,收到满意效果.在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中,颈椎牵引一直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荣甲;曹春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手术室出现创伤性休克的情况,并分析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20例,对急救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结果:20例患者进行早期的急救配合护理,全部抢救成功,抢救率为100%.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急救护理,增加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在肝胆外科治疗中使用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为了更深入研究使用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病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在我院外科进行治疗的肝胆病患90人,采取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45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治疗组中病患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都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都得到治愈可以出院,对照组中有1例病患因失血过多引发休克,有3例病患术后产生感染,经过相应治疗后,病情得到治愈.结论:在治疗肝胆外科病患时,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病患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产生,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病患痛苦.在肝胆外科病症的诊断、治疗与预后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使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陈朝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螺旋藻胶囊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治疗过程中,螺旋藻胶囊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了我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恶性肿瘤中晚期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接受螺旋藻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患者舌脉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变化、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结果:大部分患者乏力、头昏、畏寒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检查,无变化,血常规参数,免疫球蛋白数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治疗过程中,螺旋藻胶囊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以及抗辐射作用,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

    作者:袁传礼;李豫;赵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4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别对其行药物保守治疗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以及手术切除治疗.结果:在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之后对患者随访,在手术之后患者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2-8周之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平均为4.5周.在治疗之后的9-30周出现月经复潮,平均为16.5周.无患者出现复发.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与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该疾病病情比较复杂,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反流性疾病54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与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咽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4.1%,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96.3%,对照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77.8%,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俊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5-2012年凯里市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凯里市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伤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凯里市2005-2012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凯里市累计报告伤寒20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5.57/10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3∶ 1,发病年龄集中在11~45岁,职业以学生、农民、家务及待业、干部职员为主.结论:凯里市2005-2012年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和职业特征,人群对伤寒病原菌普遍易感,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

    作者:郑颖;邹强;粟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脑血管同时梗死患者临床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中老年人来讲具有较大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与病死率,并且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并且由相关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逐渐呈现低龄化的特点,年轻人也正在成为心脑血管的高发病人群.因此研究心脑血管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同时梗死这一现象的临床治疗问题.

    作者:陈君海;林志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移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骶髂关节移位患者分为前移位和后移位两组,前移位12例,后移位16例,两组均行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结果:优20例,良5例,差2例,总有效率89%.前移位、后移位均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移位临床疗效好.

    作者:冯爱平;柴小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论助产士对临产孕妇心理变化的应对措施

    临产孕妇在分娩时,机体要承受子宫收缩带来的剧烈疼痛,以及胎头压迫、肌肉拉长、宫颈扩张和腰酸等生理上的疼痛.加上孕妇对分娩的期盼,以及对胎儿的的渴望,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等情绪.本文就临产孕妇的心理变化特点,对助产士对临产孕妇的心理变化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促进母婴安全.

    作者:王欢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透、清、养三法在出疹性疾病中的运用

    出疹性疾病主要指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都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范畴.它们都有共同的病理过程,即初期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出现肺卫表证;由于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中期出疹与肺脾二脏的关系为密切;后期由于温热时邪耗气伤阴,多表现为疹后阴伤之证.中医根据不同的病期,采用透、清、养三法治疗,常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在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理论与学习理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可以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本文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作者:许文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肾损害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在肾脏损害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员、及住院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分别检测其U-MA及U-MA/尿肌酐比值情况.结果:对照组(50 例):U-MA阳性0例(0.0%),U-MA/尿肌酐阳性0例(0.0%);实验组A(50例):U-MA阳性15例(30.0%),U-MA/尿肌酐阳性28例(56.0%);实验组B(50例):U-MA阳性16例(32.0%),U-MA/尿肌酐阳性31例(62.0%).对照组与实验组A/B的U-MA阳性率及U-MA/尿肌酐比值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X2 =24.86,P<0.05);实验组A与B之间则无明显差异.实验组A和B的U-mAlb及U-mAlb/Cr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总之,重视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U-MA检测,能够为血糖及血压控制效果提供新的参考标准,同时也能早期提示肾损伤,提高肾损伤的评估准确性,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黎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穴位拔罐治疗小儿急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小儿急性鼻炎的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选择西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年龄1-5岁急性鼻炎患者500例,按照拔罐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拔罐组238人,均采用大椎穴、双肺俞进行穴位拔罐;药物组262人,均采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结果:较药物疗法平均缩短病程1.77天.结论:本方法疗程短、简便、实用、有效,小儿易于接受,且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及幼儿喂药困难等.

    作者:宋美晶;马红梅;吴苏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BL教学法与EBM相结合构建康复医学教学新模式

    本文论述了PBL教学法和EBM各自的优点以及两者相结合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优势,阐述PBL和EBM相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康复医学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对康复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维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快速更新,新的查寻方法和新的信息资源不断涌现和积累,本文旨在对现有新的网络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及其查寻途径做简要的介绍,为医务及医学研究人员了解本专业前沿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赵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足转筋患者采用中医验方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足转筋患者采用中医验方进行治疗的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7月-2012年7月所治疗的12例足转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确诊后采用我院自制中药验方来进行治疗,对其中1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科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举例分析.结果:对该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后,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再以同功效药酒巩固治疗一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其余11例的治疗情况与改例典型患者大致相同.结论:在对足转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本研究所提到的中医验方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在治疗1年后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在对足转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中所提高的中医验方进行在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吴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本院2003至2012年收治的30例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穿孔修补20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5例,根治性胃癌切除15例.结果:穿孔修补病例生存期平均5.3个月;姑息性切除病例生存期平均14个月;根治性切除病例生存期平均33个月.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胃癌穿孔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时间长.

    作者:向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症监护分析

    目的:对患有重症肺炎并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展开重症监护,研究护理要点,旨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症监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症监护方式应注意的要点较多,但辅助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并将这种监护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如何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

    目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分析临床用药不合理用药因素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结果: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药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结论: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重视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作者:姜敬爱;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