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2012年凯里市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郑颖;邹强;粟鹃

关键词:伤寒,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凯里市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伤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凯里市2005-2012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凯里市累计报告伤寒20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5.57/10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3∶ 1,发病年龄集中在11~45岁,职业以学生、农民、家务及待业、干部职员为主.结论:凯里市2005-2012年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和职业特征,人群对伤寒病原菌普遍易感,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退药情况及防止措施,减少和规范退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1月门诊西药房退药登记单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患者退药共263例,占总处方量的0.26%,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及医生处方因素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努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田丽静;赵忠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集中物理疗法治疗颈椎病213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本身的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使之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该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近年来中青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坐位前倾位牵引并推拿热敷牵引治疗各型颈椎病213例,收到满意效果.在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中,颈椎牵引一直被认为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荣甲;曹春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愈溃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愈溃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补脾益肠丸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愈溃止泻汤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治疗显效,8例患者治疗有效,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8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病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采用愈溃止泻汤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吴红;孔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穿孔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术后恢复比较迅速,占85.0%,无任何感染和并发症,7-15天后切口甲级愈合出院;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占15%,经过抗炎、止痛、止血以及营养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3-4周出院.结论:老年胆囊穿孔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孙常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母婴围生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于母婴围生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2月前来我院进行生育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1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孕周相同、羊水量正常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母婴围生结局及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率、发育迟缓率(FGR)、新生儿窒息、羊水Ⅲ度污染及孕妇子痛前期、胎盘功能超过Ⅱ度、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如果出现羊水过少对分娩后母婴情况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不良的母婴结局,在临床上需要引起重视,对羊水量密切监测并对剖宫产指征适当放宽.

    作者:王慧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然多糖类药物检验及临床应用现状

    目的:研究天然多糖类药物的检验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天然多糖的主要临床应用,本文以人参多糖对胸腔积液治疗临床效果为例探讨.方法:纯化得到多糖纯品,采用人参多糖注射,针对200名患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人参多糖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果,尤其是对肺癌、胃癌和乳腺癌有明显疗效.结论:人参多糖可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对肿瘤细胞有杀伤力,起到抑制作用.

    作者:邹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分析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氨茶碱以及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孟鲁司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珍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Kindlin-2蛋白和转移相关基因-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Kindlin-2蛋白(Kindlin-2)和转移相关基因基因-2(MTA2)的表达特征,探讨MMP-7、Kind-lin-2和MTA2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留取的蜡块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7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的表达,探讨MMP-7、Kindlin-2和MTA2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关注其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的表达与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密切相关;观察组中MMP-7、Kindlin-2和MTA2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MP-7、Kindlin-2和MTA2高表达,三者具有协同正向作用,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换药室护理管理中开始运行安全管理,分析门诊换药室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关护理安全管理方案.结果: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换药室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细高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期间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换药室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换药出现各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周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不同情况下阑尾根部处理方法体会

    目的:研究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后的阑尾根部治疗方法,评价处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2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阑尾切除之后,患者经历以下阑尾根部处理,单级电凝法、双极电凝法、电凝撕剥法切断阑尾系膜至根部.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各种典型并发症.结果:1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中转开腹.术后均未应用止痛剂.无出血、肠漏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至今无肠粘连、肠梗阻及切口疝等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随机应变的选择合适的阑尾根部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应该普及推广.

    作者:李湖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口病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观察其疗效及预后.结果:手足口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抗病毒及对症支持处理,抗生素并非是主要治疗药物.

    作者:熊洁;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和谐环境构建中的工会工作分析

    工会是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是推动社会注意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作为连接职工群众与党组织的组带与桥梁,医院和谐环境的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医院工会的工作职责亦不断扩充变化,认真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医院工会重要的责任.新的历史形势下,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医疗卫生事业等发展对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医院工会职能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医院和谐环境构建中的工作及作用进行分析.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造影对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超声造影病灶增强的强度分为高-等-低回声,分析胆固醇性息肉增强的特点,证实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45例胆固醇性息肉中,41例(41/45,91.1%)病灶增强快于肝实质,4例(4/45,8.9%)与肝实质同步增强,而其中38例(38/45,84.4%)胆固醇性息肉多表现为蜂窝样增强,7例(7/45,15.6%)为整体增强;减退方式上,21例(Z1/45,46.7%)减退慢于肝实质,22例(22/45,49.7%)与肝实质同时减退.结论:①超声造影可提高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血流显示率;②慢于或同步于肝实质减退及蜂窝样增强对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艳;赵大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及病患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人员及病患各50例,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问卷方式对两组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管理模式实行前,护理人员满意度12.00%,病患满意度6.00%;管理模式实行后,护理人员满意度42.00%,病患满意度23.00%.实行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实先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不仅能减轻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显著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切除4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中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5例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发作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急诊行LC术,14例抗炎解痉治疗后出院继续口服抗炎利胆药3-4周后,来我院再行LC手术治疗.45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出现胆总管损伤、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病例术中因炎症水肿致手术操作明显困难.14例非急诊手术病人从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其余31例手术病人短,术后恢复快.证明急性期胆囊炎伴颈部结石嵌顿病人应先抗炎解痉再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正常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不伴焦虑或押郁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病例组,伴焦虑及P<0心律失常患者为共病组.对三组人员睡眠以及心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心律失常以及睡眠情况较差,而共病组患者情况更差,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伴有抑郁、焦虑情况使得其睡眠以及心律失常情况较为严重,应给予相应临床措施从而改善疾病情况.

    作者:梁峰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73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51例经急诊抢救后转入专科病房继续治疗,12例患者经急救后留观,10例患者死亡.结论:快速、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温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尖锐湿疣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1%(43/5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2/5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2/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明显,且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护理事项.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采取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管的方法,给于患者术后营养支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营养吸收情况和恢复情况的观察,总结肠内营养效果和护理水平.结果:本文所选患者通过肠内营养的支持均能快速康复起来,恢复体力.结论:肠内营养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病概率,减轻患者住院费用(P<0.05),可以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护理观察中要注重对患者心理和营养管等的护理.

    作者:倪婷;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谈PDA在现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掌上电脑(PDA)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是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实现护士护理工作的“无纸化、无线网络化”.本文主要探讨了PDA在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问题.对PDA的使用与普及可以弥补原有HIS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其查询统计、床旁录入及跟踪医嘱生命周期等功能可以明显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

    作者:方惠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