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卧床病人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

贺晓华

关键词:骨科, 卧床病人, 预防压疮,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病人有效的压疮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卧床病人进行评估,根据得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26例患者均未发生院内压疮.结论:对骨科卧床病人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及降低压疮发生率.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抑郁性情感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在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理论与学习理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可以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本文对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作者:许文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佐治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讨论研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用于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从2012年12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儿科小儿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普通组.其中普通组25例患者使用一般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联合组25例患者在普通组基础上静滴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示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普通组64.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缓解时间显示联合组患者各类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普通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配合消炎、抗感染治疗对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艳;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症监护分析

    目的:对患有重症肺炎并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展开重症监护,研究护理要点,旨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症监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症监护方式应注意的要点较多,但辅助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并将这种监护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5例临床研究

    目的:利用乌司他丁治疗2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患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25例,均利用药物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一周、二周、三周后的治疗效果和血尿淀粉酶含量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运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疗效显著,但是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其血尿淀粉酶浓度含量变化不大.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并且可以缩短血尿淀粉酶恢复所需的时间,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邰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7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0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8.89%,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9.52%,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咳嗽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黄德宝;郭春平;李慕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目的:研究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搜集在医院进行就诊的8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资料,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只是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要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12小时之后的诊治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进行治疗12小时之后,其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稳定医护人员及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桂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50例单纯应用缩宫素进行预防;观察组总计50例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预防效果,记录患者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占6.00%,对照组产后出血例数占3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可比性(P>0.05),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以及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止血效果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素前列醇用于预防行剖宫产孕妇术后出血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预防行剖宫产孕妇术后出血的主要药物,对我国预防行剖宫产孕妇术后出血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赵彦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腹泻患者60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对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收集来某个医院治疗的60个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通过中医结合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的治愈率为90%,患者总体上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根据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场结果有计对性的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总体上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荣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操作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例体会

    目的:探讨操作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操作注意事项等,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体会,同时分析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急性胆囊炎15例,有上腹部手术史7例,其中1例为残余胆囊,萎缩性胆囊炎4例,2例因出血和胆管横断损伤中转开腹,1例胆管损伤经局部缝合,术后引流治愈,均手术成功,无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主要的胆囊发生病变的治疗方法,术前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手术中采取恰当的腹腔粘连的处理方法和准确的胆囊三角处理技术,同时及时准确地采取中转开腹手术,只有真正落实操作步骤,注意手术操作事项,才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祥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肺纤维化58例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肺纤维化患者5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奇霉素联合舒血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路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反应良好或得到有效改善,1例患者反应较差或是治疗失败,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21例患者反应良好或得到有效改善,5例患者反应较差或是治疗失败,3例患者死亡,总有效率为7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舒血宁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肺纤维化,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在此基础上配以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俞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和分析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上述患者送检胸腹水标本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进行检测,并与同期采取手工法检测结果相对比.结果:UF-100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手工法两种方法对46例胸腹水标本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的检测结果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计数检测有明显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挽救产妇的生命.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术中出血的128例患者,对其出血原因及抢救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84例,占65.63%;其次是胎盘粘连13例,占10.16%.本组患者常规止血成功112例,宫腔纱布填塞7例,盆腔血管结扎5例,4例因止血后仍有阴道持续出血,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没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可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术中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连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对危重患者行生化检验时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危重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液标本收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标本的检验性失血情况.结果:两组标本的AKP、Cr、TP、DBIL、AL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标本的CK、CKMB、HBDH、hs-CRP、GLU、LDH、UA、BUN、GGT、TBA、ALB、TBIL、AST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危重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时,动脉血气剩余血诊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检验性失血的情况,患者的抽血次数也相对减少,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王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4.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和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能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预后.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管解剖:血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基础

    血管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只有具备一定的外科手术技术,对血管的临床解剖熟捻于心,才能深刻地把握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切可能在腔内血管手术时出现的问题,游刃有余的完成手术,解决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梦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科护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肿瘤是当今社会上被大家比较重视的一个病理知识,我们必须要通过降低肿瘤护理中的风险,使病人和医院,以及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肿瘤这样的病情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方法:对肿瘤科护理安全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病情制定防范的有关措施.结果:使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都能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高其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和医务人员综合的护理知识、技术水平.结论:实施方案后,可以降低护理中的风险,并且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姜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在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护理时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欧阳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室性早搏、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是AMI患者常见的合并类型.其中以合并心室颤动死亡率高,达100%;非ST段抬高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P<0.05.结论: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各个类型均可发生,心室颤动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非ST段抬高是影响AMI心律失常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早期预防、及时控制.

    作者:李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HbA1c等均显著下降,而Homa-β则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胰岛素有所下降,治疗后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改善.

    作者:赵正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