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子,但是关于它们之间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对胰岛素抵抗素--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新激素的研究,为研究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可望成为研究糖尿病和肥胖症领域的一个新突破.
作者:戴巧定;任跃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核因子-κB(NF-κB)是一个多功能核转录因子,能在基因转录水平调控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与肺部炎症疾病关系密切.人们研究发现体内外多种物质可抑制NF-κB的活性,这些NF-κB抑制剂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其活化,从而阻断炎症因子的生成.探索新的NF-κB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必将对炎症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庞敏;杜永成;许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氯贝特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过氧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α(PPAR-α)激动剂,已普遍用于脂代谢紊乱的治疗.近年的研究发现,氯贝特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以外的作用,如对凝血-纤溶系统、炎性因子的影响,对肾脏的保护效应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等,从而扩大了该药的应用范围.
作者:曹宏;刘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血管新生诱导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就血管新生重要诱导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中的作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提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的指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望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作者:孙丽霞;王金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高危人群.内嗅区皮质的萎缩程度及该区神经元丢失的程度与MCI及AD的临床记忆测评有相关关系.采用严格定量磁共振成像测量海马萎缩、检测载脂蛋白Eε4基因型、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l-42浓度等手段可能有助于鉴别出将进展为AD的MCI.目前MCI已成为AD早期干预治疗的适研究群体.本文就近年有关MCI的研究动向作简要综述.
作者:黄智恒;赵洁皓;王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脂肪组织能够分泌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甚至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靶器官,参与能量代谢及平衡,并可能参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脂肪细胞补体相关蛋白、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酰化刺激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秋霞;詹林盛;王全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