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出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愿意配合该项研究患者136例患者,随个人生活条件及就诊时间等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对照组65例.均于月经干净后实施LEEP手术治疗,治疗组治疗后给予康复新液口服加湿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排液量、排液时间、脱痂出血量、脱痂出血时间、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排液量、排液时间、脱痂出血量、脱痂出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并发症发生,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59%,对照组总有效率70.7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后给予康复新液治疗,其止血效果优越,且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排液、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蒙燕萍;韦嘉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就1例过食豆浆引起皮肤瘙痒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于向东;郭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预防接种工作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人民幸福安康和谐发展的大事.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疫苗接种是控制和减少传染病经济有效、简单、科学的措施.接种对象大多数为儿童,具有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程序繁琐,环环相扣的特点,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疫苗种类不断增多,疫苗覆盖率逐渐提高,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可能也不断加大,确保预防接种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将影响儿童预防接种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思考相应对策,现简述如下.
作者:杨卫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术前访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份期间收诊的296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48例患者手术治疗前1天给予术前访视,观察组148例患者手术治疗前不给予术前访视,以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心率、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指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心率、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以明显缓解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谢咏梅;罗润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获得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遵从统一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下,通过使用癌症疲乏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取随机抽样法对2010年10~2011年6月M地3家医疗机构符合要求的290名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数为35.02±11.72,客观支持总分数为6.99±3.51,主观支持总分数为20.64±5.96,支持利用度的水平为7.39±2.25.结果显示各项数值具明显低于常模(P<0.001);疲乏各维度与上述指标相比均存在负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M地乳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亟待提高,社会支持系统水平与癌因性疲乏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运用中低端超声检查仪器对农村妇女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探究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指导农村妇女对乳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对4939名农村妇女的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按照医院接诊组、下乡免费体检组和来院体检组三组,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低端超声设备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基层卫生院同样应该在农村妇女中定期开展乳腺疾病普查.
作者:陈月霞;牛豫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54例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本组经治疗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9例.结论:老年不典型支气管哮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仔细区别,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预后与康复.
作者:李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患者和对照组5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全口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和抗生素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有35例患者治疗显效,1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患者21例,治疗有效15例,治疗无效14例.结论:对患者进行全口龈上洁治术和抗生素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莉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对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健康教育宣传、饮食教育、用药指导、出院指导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延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査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消化科需要胃镜检查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体动反应,苏醒时间,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结果:①与检查前、检查后比较,检查中观察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体动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安全可靠,体动反应少、苏醒时间短、定向能力恢复快,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君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病案作为医院的病历档案,记录了病人从入院开始到出院全过程的诊治过程及护理操作流程,是医疗操作直接和真实的体现.作为医疗信息载体,通过病案医疗人员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完成日常的护理操作,对于医院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学术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病案不仅能为临床的研究工作提供直接、准确的资料,而且对于社会整体医疗卫生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新形势下基层医院病案收集与病案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林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颈椎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近几年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了正常生活.因此,颈椎病的问题必须给予正视和重视,颈椎病的治疗也无疑成为了重心环节.无创综合治疗在解除患者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为中西合璧的治疗方法,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易复发等优点,通过对颈椎周围组织结构的调节,使其病变部位得以缓解恢复,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表明,采用牵引疗法、推拿、中药涂擦、功能锻炼等无创治疗,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作者:刘娜;张扬;贾丽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药师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工作程序化、学习提升终身制和沟通交流日常化,不但完成医院、药房交办的工作,而且促进患者接受治疗的高效进行,实现医患双赢.
作者:宋家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从蛋白水平检测抑癌基因p14ARF、p16INK4a和p53在乳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乳腺癌组织p14ARF、p16INK4a和p53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4ARF、p16INK4a和p53在乳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14ARF、p16INK4a和p53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乳腺正常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率87.1%;癌旁组织阳性率83.9%;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38.7%.p14ARF、p16INK4a p53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间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14ARF和p16INK4a和p53与乳腺癌关系密切,p14ARF、p16INK4a 有可能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张智;陈小东;张远起;黄水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中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运动、饮食、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该跟踪护理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中,饮食控制有干预前的66.3%提高为98.6%;服药状况由86.2%提高至99.3%;血糖监测由90.5%提高至99.5%;规律锻炼由52.3%提高至89.3%;足部护理由86.4%提高至96.7%;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由92.8%提高至99.0%.治疗效果均得到明显改善,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遵照医嘱服药及锻炼,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菊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身体质量却不断下降.匆匆忙忙的工作行程让人们的饮食变得紊乱,并且开始出现一些恶性疾病,在我们常见的亚健康病状当中,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占有了很大比例,本文将从消化系统病症的起因开始,进而了解癌症患者当下的生存状况,并针对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这些因素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柳书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卫十项目的全面启动,DOTS策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痰涂镜检成了发现肺结核传染源、实施化疗方案、评价化疗效果以及其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上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规范痰检工作,提高痰检质量,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布了一系列与肺结核防治规划有关的痰检方法,还专门出台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笔者作为痰检人员,在执行和使用该书的同时,查阅了一些与肺结核痰检有关的书籍,其操作方法大致相同.经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发现传统方法及<手册>存在几点商榷之处.
作者:唐富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尿毒症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的种类、特点等进行探讨,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的77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本院77例患者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共进行10279次血液透析治疗,其中有8504次在治疗期间出现了并发症,所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失衡综合症、感染等.结论:尿毒症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期间较易发生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主治医师应尽早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蔡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反应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十一年,体会到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管理,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岗位培训,完善激励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还要加强护患沟通交流等.要做到防微杜渐,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田忠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褥疮是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观察发现褥疮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患者较50岁以下患者患病率高出7~8倍.年老、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是褥疮发生的主要个体因素.此外,入院时局部组织已存在不可逆性损伤,24h~48h就可能会发生褥疮,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患者,也难以防止褥疮的发生.目前治疗褥疮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药物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现浅谈几例褥疮的护理小方法.
作者:金珠梅朵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