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苏茶剂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周源明;张玲;杨丹;赵力科;程秀琼;张浩

关键词:肝苏茶, 酒精性肝病, 赶黄草, 茶剂
摘要:分析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赶黄草的有效成分,研究以赶黄草为原料制成肝苏茶剂作为治疗酒精性肝病药物.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在隐裂性牙髓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6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58例、占72.5%;有效18例,占22.5%;无效4例,占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根据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40例、占50.0%;有效20例,占25.0%;无效20例,占2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共74例,不成功6例,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成功共64例,不成功16例,成功率为80.0%;观察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钟万全;杨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栓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他们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20mL的丹参注射液,一天一次,同时实施控制血糖血压及降脂等方面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给予血栓通粉针治疗,将0.5g的血栓通粉针加入250mL的生理盐水中,而后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以14天为一个治疗疗程.仔细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中,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栓通粉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安全高效,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唐来荣;陈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长节段固定,对照组51例,采用短节段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毕椎体高度恢复百分率、随访时的椎体高度丢失百分率、后凸畸形矫正度、半年后凸畸形加重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长节段固定与短节段固定各有优缺点,长节段固定在避免远期椎体高度丢失方面具有优势,适合LSSS评分>6分、椎体高度40%以下、后凸畸形>30°、椎管占位>1/3、合并有严重神经损伤或进行性加重、年龄较大的患者,短节段固定具有费用低、创伤小的优势,在选择固定方式时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费用来考虑.

    作者:吾布力·吐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临床诊疗中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嗯和讨论.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普外科收治过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术后的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护理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控制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经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且长期卧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应在日后临床实践中继续实施强化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作者:时雯婷;刘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突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有突出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科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动脉瘤手术治疗,并及早运用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听神经瘤显微镜下切除手术89例护理配合

    听神经瘤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神经鞘瘤,占颅内肿瘤的5%~16%,理想的手术效果是既能全切肿瘤又不会危及患者安全,而且能够完整保留患者面听神经功能,2001年6月~2012年6月,我们为89例听神经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现将效果满意度报告如下.

    作者:姬江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合作保证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科室经常反映检验科的检验结果不正确,而检验科认为自己的操作严格遵守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检验结果准确无误,错误的结果有时是来自临床医护人员采集标本不正确,以致互相抱怨.实际上许多不准确的检验结果并非是检验科检测的原因.近年来,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已发展成全面质量管理.研究表明,从取得标本到标本送达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中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检验人员及临床医护人员对各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要求标本采集人员规范化操作、完善制度,要保证分析前的质量控制,需要我们与临床科室的合作和沟通.

    作者:邓汉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39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169例,其中39例采取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结果:39例患者经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痊愈36例,治愈率为92.3%,3例保守治疗失效.行手术治疗.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与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实施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指导等情况.结果:治愈115例(73%),好转36例(23%),无效7例(4%).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有效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对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病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医院病案信息资源不仅是医院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法律证据文件.如何在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的新形势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加强病案质量控制,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保护医患双方的权利,是摆在我国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林绍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营养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有无营养支持的分组护理.结果:营养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血糖、HbA1c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且数据间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营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韩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风险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重要性,患者对其满意度评价以及该风险控制方法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现随诊的150例患者作为测评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5例患者进行普通常规的护理,实验组75例患者进行风险控制下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疗护理事故机率、投诉率、感染率、不满意度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则高于16%.结论:风险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而且还能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韩立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LISA法在检测乙肝标志物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试剂盒.方法:本研究对市场上在售的三个不同公司的ELISA试剂盒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比较三个厂家的ELISA检测试剂盒的阳性检出率及与金标法的一致性.结果:三个不同厂家试剂盒乙肝病毒感染检测阳性率有明显差别(F=4.21,P<0.05).三个不同厂家试剂盒乙肝病毒感染检测阳性血清经金标试纸检测后阳性结果分别为24、19、27人.结论:不同厂家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临床检测时需综合几个试剂盒结果及其他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盛小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上涨,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心血管具有非常严重的损害,一般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在临床中医护人员主要采用药物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如何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对患者的服药意识教育,确保患者积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服药已经成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农民健康体检质量管理策略

    农民健康体检是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项目和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因素可导致误检漏检.为保障农民健康,降低漏检误检率,提高体检质量,我单位自2011年第三轮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了新的质量管理策略,有效促进了体检质量稳步提高,提升了居民满意度.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温热液体在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温热液体在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行双侧人工关节的置换手术患者8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输入的液体与使用冲洗的液体温度均为常温;观察组患者术中给予输入的液体与使用冲洗的液体温度均在37℃左右,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寒战不适程度、心率、血压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寒战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T5-T8阶段的心率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T5-T8阶段的血压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温热液体的方法应用于双侧人工关节的置换手术中,能够明显减少因低体温而引发的并发症,降低术后心率的增加幅度,有效维持术后的血压水平值保持平稳,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陈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84例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84例,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治疗,1例胆囊三角粘连致密术中转为开腹手术.患者住院时间3-10天,平均(5.3±1.3)天,术中出血量400-850ml,平均出血(457.9±101.3)ml,1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其余患者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研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在过去的十年内,世界上数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已经严重引起了人们的密切注意.在口蹄疫、疯牛病、非典、禽流感这类案例接踵而至,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体制,研究合适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做出研究.

    作者:高征;姚战东;高军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