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分析

杨振国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流行, 防治, 布病
摘要:以羊种布鲁氏菌引发的布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也是常见的实验室源性病原体,布鲁氏菌已经被列为B类病原体,每年都会出现新发地和复发地相关报道.因布病带给畜牧业和动物产品公共卫生安全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研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的有效措施,能有效降低动物布病的发生,进而降低人布病的发生机率,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防治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防治脑梗护理措施.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对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例存在窦性心律震荡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间的心率震荡(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等情况,进而对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O、TS结果比较,观察组的TO值显著升高.TS显著降低,两组患者的TO、TS值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的TO和TS结果比较上,死亡组TO显著升高,TS显著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T的减弱或消失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预测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通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0例动态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州院60例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心肌炎与拟诊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60例健康组进行的动态心电图和体表心电图检查与分析,观察比较其分析结果.结果: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心肌炎与拟诊心肌炎等在需要常规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外,还要进一步的体表心电图的检查.患者组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与体表心电图检查相比较,动态心电图在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中,对ST段改变、对T波改变及早搏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心肌炎患者中,对早搏的检出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组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与体表心电图检查相比较,对ST段改变、对T波改变及早搏的检出率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健康者只需要做体表心电图检查即可.

    作者:刀保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通脉养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通脉养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80例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所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通脉养心丸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人数较对照组多33.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胸闷、乏力、心律失常的人数较对照组分别少26.25%、25.00%、2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脉养心丸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赵云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15例患者为例,导致子宫切除的原因有很多,基本主要的原因有胎盘因素(40%)、产后宫缩乏力(27%)、羊水栓塞(20%).结果:其中1例因术后宫缩乏力及大出血导致休克、器官衰竭行子宫切除术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4例均成功,成功率为93%;证明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临床领域中应用效果显著.讨论:行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主要目的为出血过多的患者有效地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根据15例患者的治疗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临床医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该重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推广.

    作者:常晓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毛细管电泳法对孕前地贫筛查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Sebia MINICAP毛细管电泳仪对孕前地贫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2例门诊和住院病人采取使用法国Sebia公司MINICAP毛细管电泳仪检测孕妇中血红蛋白含量,进而筛查地中海贫血.结果:轻型地贫人群携带率约为8.33%;中间型及重型地贫人群携带率约为2.08%.结论: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并且维护简单,对检验孕妇产前血红蛋白含量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直接为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提供客观依据,可在基层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覃泽义;苏小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实验诊断的系统评价

    目前为止,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还没有统一的严格标准,通常使用的诊断手法多是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其中影像学检查时对相关骨关节部门所进行的X线等多种检测指标.但是本文主张从循证医学角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做出研究,以便提出有利的诊断RA的实验室诊断方案.

    作者:陈良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孕前36周乳房按摩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对促进乳汁分泌物作用

    婴儿出生以后,安全、理想的喂养方式就是母乳喂养.促进乳汁的分泌对于提升母乳的喂养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孕前36周乳房按摩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对于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以期对提升母乳喂养的质量、促进母乳的分泌有所借鉴.

    作者:黄永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6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B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表现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0例经B超诊断、生化检查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B超诊断的表现进行总结.结果: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B超诊断确诊58例,符合率为96.67%.B超诊断胰腺未有明显变化的患者2例.B超诊断确诊的58例患者中,急性的水肿性胰腺炎患者55例,急性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5例.急性的水肿性胰腺炎B超显示胰腺大部分或局部发生弥漫性肿大,回声减低.急性的坏死性胰腺炎B超显示胰腺的内部出现无回声暗区,整个胰腺区出现气体反应.结论:B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符合率较高,指导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阿米娜·哈衣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我国的临床治疗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走向了科学化与合理化轨道,各地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创造了有力的保障;但是,我们对多年的临床工作进行总结,可以发现,消化内科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表现的非常突出,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临床医生的知识结构狭窄、对新药物的掌握程度不足等;本文就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罗培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虫藤风湿汤治疗痹病

    本文就自拟虫藤风湿汤治疗痹病进行了探讨.

    作者:彭建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措施.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的患者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治愈10例,死亡2例.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率.

    作者:杨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婴生命,为确保母婴平安,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应注重早期监测、治疗和护理,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使心脏病孕妇顺利渡过孕产期.

    作者:谢晶晶;应柳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秘脐疗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并且一直在探寻更有效、更安全、更实惠并且疼痛相对较轻的治疗方式.脐疗,这一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渐渐被人们发觉并得到广泛应用.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其基本无创伤,操作简便,价格适中,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作者:张译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的对比分析

    现代医疗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口腔医学属于医学大类,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招生方式和途径、教学制度以及实践教育的模式.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口腔医学整个教学体系的交叉比较,建议在口腔医学的教学、实践和教育制度的建立上,能够在立足国情、保留特色的基础上,适当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改革创新,让国内口腔医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作者:刘洋;遆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的98例患者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然后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的23例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组的75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作用.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存活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受到了明显的损坏,其损坏程度与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当.窦性心律震荡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分析、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何元增;许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icroRNA在宫颈癌中的研究以及与高危型HPV的关系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组短小的、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宫颈癌中有许多miRNAs的表达,如miR-34a、miR-18、miR-21等,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挥功能,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其表达的病毒致癌蛋白E6/E7直接或间接导致了miRNAs的表达紊乱,进而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因此,miRNAs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振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及糖尿病状态而发生的涉及全身的急性或慢性病变,它们都是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整体病变的组成部分,病变可涉及一个脏器、也可涉及多个脏器、多个系统.这些并发症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及控制好坏有关.通过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正规化治疗、护理,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延长了寿命.

    作者:危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对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目的:探讨中医角度下中药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泻下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腹痛、呕吐症状明显降低或快速消失,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泻下对治疗急性胰腺炎腹痛、呕吐,和抑制局部并发症上效果明显,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钱正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半夏是一味常用中药材,近年来,关于半夏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医药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背景.本研究就半夏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半夏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建华;王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