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洪
目的:分析与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2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结局、恢复情况、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以了解采取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2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共24例通过本院科学的、人性化的临床护理而获得症状缓解,并均已出院.2例患者因为病情过重而死亡,死亡率为7.7%.患者预后情况良好,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满意率可达88.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疾病,对于患者的抢救讲究争分夺秒,而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娴熟的技巧、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人性化的关怀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志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舒适护理逐步被重视.在舒适护理过程中主要以满足患者正常需求、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为主要原则.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从心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构建.本文从舒适护理的概述出发对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手段的适用以及落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从放疗前后的时间点为依据对其进行了实现研究.此后,根据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优化对策.
作者:柴树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膝骨关节炎作为骨科常见病症,因为发病人群多以老年患者为主,所以属于老年性疾病的一种.而且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使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尽管临床治疗方法相对较多,但是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相对较差,这就使得患者需要常年忍受病痛折磨,不仅会对其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甚至还会迁延成更为严重的病症,终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措施,才能确保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服务.本文则通过比较电针治疗、温针灸治疗的临床联用效果,来对膝骨性关节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分析.
作者:周坤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监测肾移植术后服用环孢素A患者血药浓度峰值和排斥反应及毒副作用的关系,以帮助调整药物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共996次血药浓度,将术后患者分为正常组、排斥反应组和肝肾中毒组,统计各组间血药浓度的差异,对比研究C0和C2的监测在预测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和肝、肾中毒的价值.结果:正常组和排斥反应组、肝肾中毒组分别比较,C0和C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多数时间内,正常组和排斥反应组和肝肾中毒组分别比较,谷浓度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峰浓度C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C2比C0浓度监测更能预测临床疗效.结论:环孢素A药物浓度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C2能有效预测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和肝肾中毒的发生,在临床用药时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对CSA的耐受性、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避免排斥反应和毒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辉;李付广;任伟宏;王光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60例中耳炎患者(87耳)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耳数分别为45耳与42耳.对两组患者都服用氨溴索以及罗红霉素,并对患者进行鼓膜按摩以及捏鼻闭口呼气法.此外对治疗组患者使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进行治疗,由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以及糜蛋白酶的混合液体作为冲洗液,对咽鼓管进行冲洗.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痊愈1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的有效率为85.7%;治疗组中患者痊愈23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97.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使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与冲洗药液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连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组采用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周、4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和手法结合起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单纯的手法治疗临床效果要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冯昭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当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同种异体肝移植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面临着肝源缺乏、免疫排斥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重症肝病的替代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关键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区别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应用研究进展试进行综述.
作者:于文超;吴伟;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方法: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麻醉方法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所有患者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作者:白香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社区2008年1月-2011年6月8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实施系统社区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同期随访及功能测评.结果:两组患者综合功能评分(FCA)、ADL能力评分、QO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研究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能够有效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整体功能恢复并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沈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慢阻肺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以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分别给予2RHZE/HER和3DLVE/6DLE抗痨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所有40例患者的的呼吸功能均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其中10例患者双肺斑片状阴影消失,3例无明显变化;痰涂片转阴2个月9例,3个月5例.结论:在治疗肺结核合并慢阻肺患者时,在抗炎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治疗情况给予抗痨治疗.在给药前,要先恢复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在给予药物治疗.
作者:张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胃肠道中不管是CT、MRI、超声,还是传统的X线,他们对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方法都是比较特殊和独立的,这篇文章将会对胃肠道领域的不相同的影像学方法的使用价值做出讨论.
作者:何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以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本文本应用血清IgA、IgG、IgM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于婧;毛齐学;于虹;周倩男;张优明;吕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胸腔积液是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表现(产生)的一种疾病.既可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也可是其他脏器疾病引起的,还可以是局部的肺胸膜疾病引起的.在治疗原发病的时候作胸腔穿刺抽液,对原发病可以缩短疗程,减轻症状,甚至可以治愈一些疾病,为患者减轻病痛.但在胸腔积液穿剌过程中也有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和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及疾病的种类有关系,也和医务人员的操作有关系.常见的并发症有:疼痛性休克(神经性休克)、气胸、肺气肿、心律失常、穿刺部位感染.下面介绍一下这些并发症的治疗与防治.
作者:黄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主要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可高达40/10万以上,在各地区女性恶性肿瘤中排位一般在第一位或第二位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研究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颜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特点及疗效.方法:我们随机选取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7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男38例,女32例;年龄19~71岁,平均41岁;股骨骨折28例,其中新鲜开放骨折10例,闭合骨折9例,股骨多段骨折8例,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重新固定1例;胫骨骨折42例,其中新鲜开放骨折8例,闭合骨折27例,胫骨多段骨折4例,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重新固定3例.入院后均进行X线片检查,开放性骨折进行清创处理,其中伤口缝合2周后行手术者6例,其余64例均在入院后5小时-3天内进行手术,术后即开始进行邻近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月(平均12.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为14.8周,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患者;无髓内针或锁钉折弯、折断现象;术后2个月,邻近关节活动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水平.2例发生伤口感染,表现为部分皮瓣坏死,进行皮瓣转移并植皮治疗后,术后2个月复查X线显示骨痂明显形成.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安全、断端对合坚固、整体骨干无旋转现象、对骨膜生长无影响、适用范围广、并发症少、骨折治愈率高等优点,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龙开均;龙治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及针刺方法,对照组只使用针刺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3.3%,治愈显效率分别为66.7%、41.6%.两者相比前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熏蒸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作者:马世玉;程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及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两个居民小区123例老年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社区医务人员进入社区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三年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对慢性疾病的知晓率及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陆碧蕾;赵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测对象230例,分别采用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进行检查,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经尿液分析法检查,阳性167例,阴性63例,假阴性率为4.35%,假阳性率为0.87%;经显微镜手工法检查,阳性134例,阴性96例,假阴性率为18.26%,假阳性率为8.26%.可见显微镜手工法检查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均明显低于经尿液分析法检查,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查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不可缺少的分析方法,临床上要充分利用尿液分析法和显微镜手工法的优势,相互补充,降低误诊发生.
作者:巴哈尔古丽·卡依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冠心病患者不同病期血浆TXB2、6-Keto-PGF1a、NO、ROS的浓度,旨在探讨这些物质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吕瑛;毛齐学;张优明;陈海风;王丽;于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本身具有酪氨酶激酶活性,一旦与表皮生长因子组合可启动细胞核内的有关基因,从而促进细胞分裂增殖.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家族包括HER1(erbB1,EGFR)、HER2(erbB2,NEU)、HER3(erbB3)及HER4(erbB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笔者收集老年大肠炎性黏膜、腺瘤样息肉和大肠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检测,旨在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
作者:王勇;杨忠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