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敏
文章通过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主要诊断标准,提出高血压病患者护理计划及措施.
作者:刘良珍;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90例需要手术的的患者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术前的访视,术中的观察以及术后的答疑,正确的疏导或是解除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紧张不安等心理问题.结果:90例研究对象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乐观的面对手术,术中积极配合,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恢复时间缩短.结论:在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使患者及其家属术前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促进了患者的恢复,使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孙文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8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络活喜片为硝苯地平类钙拮抗药,受体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药物维持时间长;本品可增加心输出量及冠脉流量,增加心肌供氧及减低耗氧,改善运动能力,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络活喜片能够平稳缓慢长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晨峰高血压效果明显,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服药的依存性和治疗的持续性好,非常适应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作者:陈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应用封闭负压引流 (VSD)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8例四肢皮肤缺损、感染、长期不愈合的创面进行清创及VSD治疗,术后加强对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的管理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16例患者经过1次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生长新鲜,2例患者经过再次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生长新鲜,经过游离植皮,创面完全闭合.结论:对于四肢皮肤缺损、感染、长期不愈合的创面使用VSD治疗,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尤其是术后加强对封闭负压引流装置的管理,是创面早期愈合的关键.
作者:徐姬娟;赵志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社区护理进行干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观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在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在血压等方面的情况较参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角度下中药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泻下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腹痛、呕吐症状明显降低或快速消失,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大黄为主的中药泻下对治疗急性胰腺炎腹痛、呕吐,和抑制局部并发症上效果明显,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钱正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妇产科患者术后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的疼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11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行有效的疼痛干预.结果:73.3%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其中多数患者为轻痛(34.7%),极度的疼痛所占比例较小.通过采取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后,患者疼痛情况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应对患者的疼痛做出正确的评估,以保证镇痛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敖旭华;刘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于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肝病治愈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将研究的60例病人随机的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给与基本的护理,另一组实验组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给与中西结合分期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中西结合分期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作者:邓丽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24小时眼压持续监测与日间监测眼压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用正常人群70例作对照组,两组均采用24小时眼压持续监测,进行定点检测,持续观察一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眼压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凌晨0点钟和上午10点钟分别有眼压增高并达到峰值,但对照组峰值比观察组数值低,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小时眼压持续监测对临床为青光眼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提供了直接有效的资料,对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汤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踝臂指数测量分析下肢动脉病与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收诊治的3680例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量,计算肌酐清除率,下肢动脉病患者踝臂指数不大于0.9,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min-1·1.73m-2,分析踝臂指数异常与肾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68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1574例(42.8%)患者肾功能不全,1285例(34.9%)患者是下肢动脉病,踝臂指数与肌酐清除率呈现正相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病的几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结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下肢动脉病与肾功能不全、踝臂指数与肌酐清除率均呈正相关关系,踝臂指数可作为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测量.
作者:欧光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析CT与MRI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收治入院8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学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观察CT、MRI影像学诊断效率.结果:与病理学活检结果相比,CT检出阳性64例,MRI检出阳性68例,与病理诊断均有一定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与MRI均能够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些,但受到医疗条件与费用限制,不如CT使用普及,因此在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分级检查.
作者:阿依古力·热合曼;帕孜来提·阿不都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优35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跛行状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检验科应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提高检验队伍素质,在职工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围绕我院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的98例患者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然后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的23例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组的75例患者的心率震荡测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作用.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初始较存活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组患者的震荡斜率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受到了明显的损坏,其损坏程度与心脏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当.窦性心律震荡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分析、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何元增;许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以指导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腹部手术治疗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无肠穿孔以及肠瘘发生,3~5天(平均3.45±1.72天)症状缓解,住院时间为8~15天(平均10.32±2.54天).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排气排便情况,这是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早期采用的护理措施,且是预防早期炎性肠梗阻产生的关键;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速疾病的恢复.
作者:许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探讨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总结出儿童用药原则以及特殊药物的用药原则,同时避免应用禁用药物,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药师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等,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癫痫患儿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各类癫痫患儿200例,给予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从开始治疗起连续观察12个月,记录分析患儿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该200例治疗癫痫的患儿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22例,其中胃肠道反应较常见,有9例,罕见不良反应为脱发,便秘等.结论:癫痫患儿的丙戊酸钠治疗应多加关注,加强用药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乔政维;卫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主要通过对照实验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干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接受了心理护理的骨科患者相应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对照组1的患者出现了预料中的较严重负面心理情绪,护理效果明显不如实验组.对照组2的患者虽然也接受了短时间的心理护理,但是在停止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心理情绪甚至比对照组1还不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是三组当中治疗效果差的.实验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治疗康复的干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心理护理可以令骨科患者在同等条件下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腹腔镜在卵巢剥除手术的应用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和开腹术.结果:两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但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组.讨论:腹腔技术应用于卵巢剥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提高操作技巧.
作者:王顺顺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