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脂肪乳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张丽华

关键词:脂肪乳剂, 静脉滴注, 注意问题
摘要:脂肪乳剂为高能营养液,具有补充人体蛋白质,支持营养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肠道吸收不全,手术前后蛋白质补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液体的配伍,操作,观察等环节问题各种反应不断发生,给患者带来了不良的作用.文章对近几年来静脉滴注脂肪乳剂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提出静脉输注脂肪乳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护理

    为使意外骨折而导致颈椎骨折截瘫的患者得到及时、科学、合理的指导,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于小琴;梁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手术室应用及分析

    目的:掌握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有利于大、中手术的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手术中的急救.方法:将几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部位及颈内静脉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深静脉穿刺置管可通过很多途径,但唯有颈内静脉体表标志明显,并发症较少.结论: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深静脉置管的方法及特点,而且要选择既可满足手术要求,又以安全为宗旨的穿刺途径.

    作者: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估计胶管止血带张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在临床静脉穿刺时,不可能使用带有压力表的止血带来绷扎肢体(至少短期内达不到),而单用胶管止血带.为了使胶管止血带的压力达到10.7~16.0KPa范围内,我们通过多次的绷扎止血带练习,已熟练掌握了估计胶管止血带张力的方法,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明显提高.

    作者:李洪;佘丽川;刘石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院改革中,护理专业的发展

    1.提高对卫生工作改革和护理改革的认识1.1卫生改革、医院改革、护理改革的任务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卫生工作改革奠定了基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促进卫生机构和医药行业健康发展,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卫生工作改革的任务.

    作者:陈丽;何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的手术,它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1],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自1999年11月~2003年8月,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56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对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实践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促进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临床实践中,我们始终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有目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其行为朝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结合三年多来,我院开展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郭健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青霉素致肾区疼痛原因浅析

    本文报道11例病人,静脉注射青霉素后5~7min内,突然出现双侧肾区疼痛,甚至剧痛,个别病例伴膀胱区疼痛.1例症状较重者,须注射非那根,其余病人仅用热敷肾区,或不作处理,症状持续约5~10min内缓解消失.原因可能与药物浓度、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冼少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中血液通路的选择及护理

    血液净化中血液通道是指将人体的血液从体内引出来进入体外循环,再返回体内的通道,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综合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52例血液透析病人建立血液通道的病例,就血液通道的选择及护理作探讨.

    作者:安玉靖;刘宜青;曾永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部实施目标与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体会

    目的: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管理为了配合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这项系统工程,提高护理部经济管理效能,达到降低护理成本的目的.方法:护理部建立三级核算负责制,引入成本核算意识,灌输护理管理目标及成本控制观念,规范护理管理制度.结果:通过目标的落实各项成本明显降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结论:护理部的参与,转变了护理人员传统的纯业务管理意识,提高护理的经济管理水平,保证了优质、高效、低耗的服务模式.从而增强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朱翠竹;周静;方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病案的组成之一,是反映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之规定: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主要内容是病情客观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过程中要能客观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

    作者:王淑云;赵建琴;吕传爱;侯庆珍;刘金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例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酒中毒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乙醇刺激的突然减少以至解除,可造成脑内r-氨基丁酸(GABA)抑制效应的降低及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而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2].本文通过一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症治疗,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消失,经出院后近一年的随访,至截稿时未见病人再次酗酒.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马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例双腔右心室伴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3年6月我科收治了1例DCRV伴VSD的患者,实行了右心室异常肌束切除术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恢复良好.现将此例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佳慧;姜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急性中毒患者病情急、发展快,需快速有效地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净化,而正确的选择临时血管通路,对保证抢救患者的成功和更好地开展后续治疗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所以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这里仅谈谈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的体会.

    作者:杨国利;雷利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整体护理

    目的:总结7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后各阶段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整体护理措施和重点并实施.结果:随访半年-2年,75例中优良率达87%.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整体护理,是加速并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的有效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蓉;张兰;张明梅;李素敏;高时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例艾迪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艾迪注射液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与放疗、化疗同步治疗有协同增效作用,但该药致过敏性休克较少见,我科于2003年4月16日有1例较罕见的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雯;范育英;李化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儿童生命质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哮喘儿童生命质量.方法:应用德国一般儿童生命质量表,对54名哮喘儿童和120名正常儿童进行生命质量的评估、比较.结果:哮喘儿童总体生命质量不比正常儿童差,但其心理健康领域、身体状况领域明显差于正常儿童.结论:对哮喘儿童应加强综合治疗,特别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才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郑鸿;黄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临床教学应加强护生进行护患交流技巧的培训

    1998年至2003年以来,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护患交流技巧的训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开展整体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乔来娣;潘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在眼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体会

    临床护理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并在实践中学习,融汇贯通.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尤其是对外障眼疾传染性眼病及眼底病疾患,实施医护合作,中西医结合兼容并用,中西互补,结合创新的护理,分别阐叙.并从护理实践中体会到实施正确的中西护理,资源共享,能有效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其科学性,实用性.提示:护理亦应紧跟医学发展的要求,在护理实践中开展新技术、新仪器、进一步结合创新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提高眼疾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萍;沈兰芳;王舜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周电疗仪外治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

    寻常痤疮的发生、发展与细菌活动有关,本文对高周波电疗仪对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进行追踪调查和进行分析,验证高周电疗仪的外治作用,并从细胞学角度阐明其作用机理.

    作者:林丽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骨折住院病人遵医行为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骨折病人的遵医行为及主要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42例骨折病人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了解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影响遵医行为的原因.结果:不遵医内容前三位为病人不能完全遵医嘱进行并发症的预防、不能完全遵医嘱功能锻炼及患肢负重;病人产生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为对疾病有关知识不了解、对医(护)嘱的理解和记忆水平差、感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经济能力差等方面.结论:针对病人个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了解病情、明确医疗目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从而提高骨折病人的遵医率.

    作者:韦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