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钱茜

关键词: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16例冠脉造影术后出现2cm×2cm以上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10例,过早活动3例,压迫不当5例,沙袋压迫不当有2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血肿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压迫方法,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伤口,以避免血肿的发生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高膨胀止血海绵在鼻腔出血及鼻腔术后的应用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属于急症,在激烈出血的情况下,病人及家属都会精神紧张,使出血加重.加之鼻腔表面麻醉和凡士林油纱条填赛,外鼻膨隆肿胀明显,头痛、头胀、发热,48小时后才能取出,取出后由于粘连又造成二次出血.护士必须镇静而不慌乱,热情帮助病人,细心的解释及安慰病人及家属.嘱患者前额部及鼻部冷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病人更是痛苦难忍.

    作者:姬玉莎;李玉红;周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正确评价药物的疗效

    医生对病人做出疾病诊断之后,往往需要开出一系列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是人类用以同疾病做斗争一大类物质.绝大多数疾病通过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守祥;张学君;张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整体护理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已成为常规方法.为了提高有效止血率,减少患者痛苦.本科于去年对26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止血全程的整体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红如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的心理品质和心理护理技巧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很大变化,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中心,在护理方面,护理模式已由功能性护理向系统化整体护理过渡,这些转变赋予了护理职能新的内涵.要达到系统化整体护理,心理护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要做好心理护理,护士需要有怎样的心理品质和对病人需要怎样的心理护理技巧是关键所在.

    作者:王晔洁;苏纯音;朱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改良住院病人一览表的做法和体会

    住院病人一览表具有直观、一目了然的优点,至今在很多医院沿用,我科在除一览表上常规填写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参保或自费、护理级别、入院日期和住院病人男性用红色标签、女性用蓝色标签外,还增添了感染病人在标签一角加红点,易感染病人在标签一角加蓝点的做法,使一览表上病人信息更直观、更具体,便于护理人员在安排新病人时有意识地将感染的病人和易感染的病人分开,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胡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医学知识的枯燥乏味,笔者采用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巧用设疑、应用幽默教学、运用拟人教法、妙解成语等方法提高医学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黄玉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心内科开展电话回访及健康咨询热线的护理体会

    目的:运用通讯工具开设电话回访及健康咨询热线,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方法:患者出院前将所有的资料均作详细记录,利用电话热线提供咨询、帮助、指导等服务.结果:把整体护理拓展到社区、家庭,使患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巩固和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作者:徐蓓蓓;吴雪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喉全切除术后发音方法的训练

    喉癌是耳鼻喉科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方法一般分为喉全切除术或喉部分切除术.喉部分切除术,虽然丧失一侧或两侧声带,但还能发出有用的声音,而全喉切除术后的病人将丧失说话能力,因此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解决喉全切除术后的发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秀华;王淑云;谭亚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甲亢患者的几点营养及护理心得

    甲亢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及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代谢亢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上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常与垂体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因素及剧烈长期的精神刺激有一定关系.在临床上,此病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现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生活工作环境下,使甲亢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常见病、高发病.同时,由于甲亢复发率高,并特有的突眼不可逆临床表现,使患者的容貌改变,给患者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结合临床,谈几种治疗甲亢的营养药.

    作者:徐舟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化学治疗引起手足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通常称为手足综合征,是一种皮肤病变,可能出现在服用一些细胞毒药如5-氟脲嘧啶、其衍生物、脂质体包裹的阿霉素的患者中.手足综合征通常出现在化疗的前2个治疗周期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一种进展性的表现.首发症状表现为手掌和足底的搔痒、手掌指尖和足底的充血.如果不停止化疗,手足综合征将继续发展,表现为手掌和足底的肿胀和暗红,随后产生水泡,终发展为蜕皮,这些重度的手足综合征将给患者带来不适,损害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科共对134例患者,使用5-氟脲嘧啶或阿霉素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有20例患者发生手足综合症Ⅰ期反应,通过对以上2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护理、无一例进展为Ⅱ期、Ⅲ期和Ⅳ期反应,减轻手足综合症的严重程度,使患者能够继续化疗,结果提高化疗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采用简易血泵或Gambro AK90透析机行血浆置换,为过去认为是难治之症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一种救治手段,临床上可得到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顾娜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经验,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主要内容有:①皮肤护理;②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③选择合适的鞋,避免足部受伤;④外伤的预防及擦伤的护理.

    作者:盖东梅;盖凤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妇产科的不断发展,以其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进食早、疤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妇女所接受[1],与此同时,也给护理专业增加了新的课题,需要护士掌握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并发症,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施行腹腔镜手术280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东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3例

    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是近年来心外科医生在微创手术领域上开辟的又一片新天地.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我院应用此技术分别为三位房间隔缺损患者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梁华珍;陆慧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注重过程,强化监管使PIVAS可持续发展

    目的:改进输液配置过程,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方法:例举开放环境中行静脉药物混合配置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危害及强化监管,实施PIVAS在医院药学中的意义.结果;PIVAS提升了药学服务、延伸了临床药学.结论:加强监管可使PIVAS持续发展.

    作者:张惠芳;黄之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PICC置管在血液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为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和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和局部组织产生不良反应.方法:对31例血液科长期静脉化疗患者经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行PICC插管至上腔静脉给药.结果:31例患者31例置管成功,成功率100%,置管时间短7日,长20月(603天).结论:PICC置管是一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网和局部组织的毒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丽荣;刘红琼;郭爱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改进插胃管方法的临床观察

    腹部外科护理工作中插胃管时,常有胃管误入气管或盘在口腔中,胃管刺激发生恶心、呕吐等情况.2002年我们改进了插胃管方法,成功率达100%,现将改进的插胃管方法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莉;张如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儿童患者因理解力低,自制力差,意志力较弱且情绪不稳定,感觉异常敏感,行为和情绪易受当时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儿童在入院前受过不良刺激,如去医院打过针或接受过预防接种等,使患儿入院时重新在脑海里呈现,产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并针对性实施了心理护理.

    作者:刘素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为探讨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情况.方法:对279例行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79例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及护理,270例均得到满意的效果,只有9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正确的临床观察和合理的护理,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郑芳;陈小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与转运的观察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急性期,病情重,发展快,心电极不稳定,极易产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病,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因此,对于AMI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抢救各种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中心院前急救的46例AMI病人,均因早期诊断,治疗,坚持严密的观察病情,对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现早,处置及时,均安全送达医院.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