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急性发作期小儿雾化吸入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高春梅

关键词:
摘要: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到各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出现阻塞和气流受阻,临床造成喘息.吸入疗法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总结了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科入住的182例喘息性发作的患儿,用药物雾化吸入的治疗体会.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无菌意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无菌意识薄弱之处,并进行改进.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考察方法.结果:手术室护士在进行4种无菌操作时的污染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倒取无菌溶液和打一次性无菌物品上台时无菌意识不强.

    作者:刘文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成功抢救一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达90小时的护理体会

    1.一般资料女,15岁,因鼻塞,流涕5天,头昏,胸闷,呕吐3天,伴晕厥.于2004年11月12日3:30Pm入院.体检:T 36.2℃,P 40次/min,R 20次/min,BP 80/40mmHg神清,急性面容,唇绀,咽充血(+),HR 40次/min,律不齐,心音低,各瓣膜区听诊区未闻及杂音,A2=P2.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急查化验,血常规:WBC 11.52×109/L,N0.86,L0.14.尿常规:尿蛋白(+++).血生化:肌钙蛋白(+),心肌酶谱LDH 670 U/L,CK 717 U/L.急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交界性早搏,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Ⅲ°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考虑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心源性休克.即向家属交待病情给心电监护,吸氧4L/min,地塞米松10mg经墨非氏滴入,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及1mg静滴.3:40Pm出现四肢冰冷,BP测不出,唇绀,心音低钝,HR 50次/min,律不齐.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糖尿病低血糖处理体会

    低血糖是糖尿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的患者日益增多,一般来说,低血糖发生前常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现象,容易发现,但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甚至可以无任何症状而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危急生命,因低血糖发病较急,在住院期间往往出现在患者身边的医务人员第一人是护士,给予患者正确处理症状可及时纠正,我科对2002年-2004年在我院门急诊收治和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先将低血糖及时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华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五步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我国蛇类约160种,其中毒蛇47种,有致命危险的10种[1].蛇伤是我国南方山区的常见病,我院门诊及病房在2003年-2005年共收治蛇咬伤患者80余例,其中33例均为五步蛇咬伤,经中西医治疗和护理后,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合并妊娠,无论是对神经外科还是产科都是一种严重的合并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又要考虑颅脑损伤对孕妇的危险,又要顾及到胎儿的安全.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和做好孕妇及胎儿的护理是很关键的.自2000年至今,共收此患者5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平;赵淑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病人压疮危险评估单的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运用Waterlow's(1988)压疮危险评分表对127例危重病人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可能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压疮,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127例危重病人除1例因病情较重,自身情况很差,不可避免发生褥疮外,其余126例危重病人均无发生褥疮,其中17例自带褥疮在治疗康复阶段,无加重发展.

    作者:钟小云;黄婉兰;黄艺仪;刘向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谈做好供应室的管理工作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需要,供应室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逐步转变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心脏科室.它担负着全院各项工作所需的无菌物品的供应任务,并集中了物品的回收、消毒灭菌、保管、发放等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供应室的科学管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把好无菌物品质量关.它不仅要保证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更重要的环节要做好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监测,以保证质量和临床安全使用,从而达到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明确职责,强化管理才能做好以下工作.

    作者:凌祥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颈髓损伤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颈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8例颈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除常规护理外,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压力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有心理压力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对颈髓损伤知识的了解比对照组多.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颈髓损伤知识的宣教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健康.

    作者:司晓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心律失常患者心身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心身综合护理对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组4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对照组42例,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3.19%.对照组为69.10%.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心律失常病人采用适当的心身行为干预护理是有效的,也是临床必要的.

    作者:卞书花;李淑华;张凤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关节镜治疗退变性关节炎手术护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也称退变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关节镜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近2年来我院行关节镜下治疗膝骨关节炎25例,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岳胶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四物汤及其各组份对射线诱发血虚证小鼠的补血作用

    目的:研究四物汤及其各组份对血虚证小鼠的补血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方法,制成小鼠血虚证模型,考察体外NFS-60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给药后小鼠的外周血象、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率(包括CFU-GM、BFU-E、CFU-meg、CFU-mix)和生命体征.结果及结论:各组受试药均有补血作用,且小鼠血虚越严重,作用越强,其中,尤以四物汤为;白芍拮抗G-CSF作用,而其他受试药具类似G-CSF样作用.

    作者:项文;马增春;潭洪铃;高月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影响疗养护理质量相关因素的探讨

    护理质量,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服务的效果.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的恢复,护理技术职称的评定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使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疗养护理质量不能有更大的提高.笔者对影响疗养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DM)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治疗,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其对治疗经过的认识与DM控制有很大影响,掌握一定的DM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是患者实现有效病情控制的基础.因此,加强对DM患者的管理及教育是DM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科对2003年2月-200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翠玲;李清华;庞云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护理68例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5月至200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PTCA术.结果:3例冠心病PTCA不成功,转外科行择期搭桥术,其余65例手术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冠心病行PTCA治疗其护理很重要,特别应加强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作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用漂浮起搏电极紧急床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经静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是抢救心脏停搏或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方法.大多采用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在X线透视下放置电极导管或经床旁盲插.漂浮电极导管的应用,为床旁准确植入电极,缩短手术时间提供了可能.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应用漂浮起搏电极行床旁临时起搏,抢救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患者2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的麻醉配合及护理

    无痛胃镜具有使患者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特点,较传统的胃镜检查更加人性化.我院自2000年开展无痛胃镜检查以来,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临床麻醉效果非常好,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作者:王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冠心病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已成为波及全球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除常用的药物控制病情外,使他们处于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淑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

    对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药物、手法及配合规范细致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52例,占53%;好转40例,占41%;无效6例,占6%.

    作者:于洪波;刘淑娟;苏忠寿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和震颤为主要症状.本病病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40岁以前发病者很少见.本病为慢性进行性疾病.大多首先感到肌肉发硬,活动不灵活,面肌紧张.说话缓慢,行动迟缓,动作减少,行走时呈慌张步态且双手缺乏联合运动,不能做精巧动作,写字越写越小,严重者,全身肌肉僵硬,不能随意活动,终日卧床,生活完全需人照料.本病的另一突出症状是震颤,大多是静止性震颤,即静止不动时出现震颤,活动时,震颤消失.少数病人静止时无震颤,当肢体活动时出现震颤,称为动作性震颤.静止性或动作性震颤在睡眠时不出现.

    作者:闫正博;郭雪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病人心理分析

    目的:探讨IVF-ET女性病人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密闭式及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结果:通过50位IVFET女性患者的问卷调查,发现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结论:通过对IVF-ET女性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控制心理因素的消极影响,保持病人佳身心状态,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王莹;纪亚忠;叶文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