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迟殿元;赵金鑫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紊乱.糖尿病溃疡是由于糖尿病所致血管及神经病变,皮肤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引起皮肤异常的改变.临床表现为局部糜烂、溃疡、坏死.这种皮肤的异常改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重者截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从2001年6月~2002年11月,对13例糖尿病溃疡面感染、坏死的患者采用胰岛素外用换药,并配合全身用药,取得了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围产保健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健全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组织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孕产妇实行产前建卡、登记及标准健康教育;产时全程陪伴分娩;产后母婴同室,提供协同式护理;在产妇出院后1周内,通过电话追踪或派专人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结果一体化护理模式使孕产妇产前认知水平及产后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产科主要并发症降低.结论一体化护理模式使护理的职能得到拓展,使围产保健的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吴西英;刘晓荣;关桂冰;杜彩云;杜杏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80例手术病人随机编入实验组(接受术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心理护理),并测定其术前焦虑、心率、血压、呼吸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100%.结论护理干预在缓解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方面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作者:张莉;王冰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对于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是十分重要的.现将防护重点介绍如下.
作者:宋晓莉;任素琴;杨晓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万古霉素为一种糖肽类抗生素,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包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1],由于担心它的毒副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常常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使用,尤其是长期应用.2000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肺部重度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并白色念珠球菌感染的患者,不间断使用万古霉素63天,用药期间对其肝、肾功能及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药量及给药时间,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晓伟;冯悦玲;关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针对低体重婴幼儿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体外循环的特殊要求,围绕如何缩短转流时间,减轻体外循环对患儿的生理干扰,增加患儿手术的安全系数,作者从重视术前访视患儿、合理准备用物、加强术中安全护理等几个方面提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护理的特殊性.
作者:贺吉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或受到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过度丧失所致的疾病.热射病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因体内大量积蓄热量,体温可高达40 ℃,无汗,可有昏迷,严重出现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据报道,此型中暑死亡率可高达5%~30%.我院 2002年 8月成功救治 1例热射病昏迷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韦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护理论文是护理科研和临床实践的总结,是反映护理科学水平、进展和学术动态的标志,也是护理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有力工具,我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来,由读者到作者,曾参与20余篇护理论文的写作,除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外,其中有10余篇还发表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现就本人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王成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1年3月16日,我们收治1例肺炎患者,因口服阿莫西林而致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获愈.现简述救护体会.
作者:刘丽华;范明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婴幼儿具有皮肤娇嫩、血管细、血管壁薄、好动等特点,而根据婴幼儿特点行何种浅静脉穿刺置管效果会更有效,对此作者将我院1997~1998年95例0~3岁的病儿行不同浅静脉穿刺留置针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玲玲;白永琪;曾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质量控制理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方法分别对1999~2002年在我院实习的178名护生采用质量控制方法贯穿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和教学方式之中,观察其临床教学的效果.结果参加质量控制教学法的观察对象均不同程度的取得较大的收益,参加考试考生的各科成绩平均提高5.9%.其中基础理论提高2.8%、技术操作提高18.8%、健康教育提高17%、法律法规提高10%、人文知识提高8.3%.结论质量控制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占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了解目前我省社区卫生资源的配置及服务特点,切实有效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此,我们对陕西省三个主要城市(西安、咸阳、宝鸡)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做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锦平;陈宇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老年患者神志恍惚,但有排尿意识,给护理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又容易造成褥疮的发生.施行留置导尿管,患者容易引起上行感染,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常用阴茎套制备的接尿管,自1990年4月~2002年11月,先后在急诊科、内科等病区使用,共应用42例患者,无1例因固定不牢引起漏尿发生.我们的做法如下.
作者:倪高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Mirtrofanoff可控性肠膀胱术[1]已在国外临床广泛应用,而在国内报道极少.我院自1997年5月~2001年12月共对8例病人进行此手术,经过我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导尿护理、与医生合作,使手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照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而假性动脉瘤也可作为维持长期HD的血管通路[1,2].两者在形成原因、优缺点、并发症及护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参考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是药物止血、三腔二囊管止血.我科2000年2月~2002年2月采用内镜下皮圈结扎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0例,疗效显著,护理如下.
作者:郭爱勋;张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血管内支架治疗脑内动脉狭窄是神经外科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报告82例脑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治疗的护理,通过脑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狭窄的部位及程度,而后将微导管插到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病灶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后76例病人临床症状消失,6例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护理上强调术前护理、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神经功能观察、心电监护及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作者:丹金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通常采用头低脚高位,这样可利用重力作用将盆腔器官如肠、大网膜等推向上腹部,盆腔在充盈CO2气体并达到一定压力后,有一相对较大的操作空间.妇科腹腔镜手术均需要全麻下进行,所以术中患者头越低,则重心越低,全身几乎2/3的重力均集中在患者的上半身,因而该类手术患者肩部的固定尤其重要.我科从2002年8月起利用现有的侧卧位骨盆固定架作为一种简易肩托来固定患者的双侧肩部,未发生坠床、固定部位皮肤压伤、肩关节损伤、颈部血管神经压迫等特殊体位引起的并发症.认为该种简易肩托固定牢靠、安全、经济、实用、耐用、易于操作,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青蓉;黄俊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老年人骨质普遍疏松,行动迟缓,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骨折或其他骨性疾病而来诊的老年患者日渐增多,为了解老年人发生情绪障碍情况及产生原因,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谢思斯;吴佩雁;邹翘璇;黄飞燕;江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儿童外伤性幕上颅内血肿的护理.方法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恢复良好率达81%.结论及早启动规范急救快车道、有效干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秋兰;曾秋明;蔡林苹;曾小芳;李彩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