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机械通气病人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周之音;涂小妹;尤丹

关键词:机械通气, 非语言交流技巧
摘要:非语言交流即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手势等,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开展对机械通气病人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宣教,在帮助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及护患沟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心理护理

    总结26例晚期卵巢癌(Ⅲ,Ⅳ期)患者,应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心理护理体会.分别从化疗前、化疗过程中、化疗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文平;罗军;刘佳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方法:把69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脑卒中患者中护理干预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发生肩-手综合征有重要意义,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发生肩-手综合征.

    作者:黄秀金;赵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激励机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手术室实行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好的、有突出成绩者给予奖励,对带教教师、各专科组长工作突出者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有错误缺点者给予惩罚;对工作不细心,造成器械物品损坏或丢失者按规定赔偿;对病人投诉者严惩.结果:护士工作热情提高,病人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连续3年达100%.手术室没有事故发生.结论:采取激励机制管理有利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华金凤;马艳;徒福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托吡卡胺滴眼液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右眼视物不见5天,门诊以右眼玻璃体积血于2006年12月2日收眼科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6.4℃;心率70次/分,律整,心音有力;呼吸18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压130/80mmHg.询问病史,有对青霉素、先锋霉素类、磺胺药过敏史,属过敏性体质.

    作者:李广兰;张凤英;李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护理

    介绍72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人住院期间实施康复训练的方法和体会.提出: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并治疗卧床引起的褥疮、深静脉血栓、患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要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护理指导,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实施.

    作者:段惠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社区护士如何搞好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区门诊护理中怎样才能从护士角度搞好护患关系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的新课题.在医院临床护理中,护患关系是一种阶段性的关系,住院病人被动的接受护理.

    作者:陈双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PCI术后腰背酸痛患者中的应用

    人们需要健康的生活,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健康生活的高境界,对病人来讲,舒适护理则是力求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护理模式[1].

    作者:金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快速静脉穿刺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快速静脉穿刺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清醒的住院输液病人550例,在患者双侧上肢静脉分别接受常规静脉穿刺和快速静脉穿刺,两种方法对比.结果:快速静脉穿刺疼痛明显轻于常规静脉穿刺,两种方法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快速静脉穿刺法疼痛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金;孙倩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电视后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82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手术过程顺利,82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完成各种新手术的配合.

    作者:赵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各种组织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的护理

    目的:探讨各种组织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带蒂皮瓣、肌瓣或肌皮瓣修复各种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通过35例患者的护理小结、术前心理护理、照相、供受皮区准备、术后皮瓣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35例,均全部成活,术后3-8周康复出院,效果好.结论:带蒂皮瓣、肌瓣、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作者:彭德芬;彭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一院两制组建专家分院

    50年代援疆的老专家大批退休,他们中许多人身体健康、经验丰富、医术高超,可继续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故而医院决定成立专家分院.专家分院实行一院两制,配备一个院长、一个副院长、一个护士长管理老专家.

    作者:孙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皮肌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横纹肌伴多种皮肤损害的表现,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和肿瘤.呼吸困难或膈肌肋间肌病变或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原因之一[1].

    作者:顾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内科疾病,以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多有活动期与缓解期,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饮食、吸烟、精神因素以及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有关.

    作者:洪惠芸;王燕萍;王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环境的建立给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理念.医院图书馆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静止状态的印刷型文献收藏基地,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收集各种载体信息的有序的、开放式的、具有各种功能的信息服务系统.

    作者:顾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茂菲氏滴壶下段空气排除法的体会

    茂菲氏滴壶下段空气常发生在连续输液过程中或加压输液无人在旁看守没能及时添加药液时,若输液管内空气不能及时排净,空气随药液进入体内,会发生空气栓塞,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

    作者:刘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介入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护士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繁重而紧张的工作.只有加强对自身的防护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医院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如各种化学消毒剂对空气污染;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对针头和锐利器械污染;接触细胞毒素药物时,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作者:陈华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体外循环术前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

    体外循环手术作为一个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可引起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果机体的应对能力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有效地控制应激,就会产生心理挫折,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忧郁等负性情绪.我院自2004年4月-2006年12月共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86例,这些病人在术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芬;吴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例结核性脑膜炎儿童的救治及护理经验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严重的一种病型.临床以高热、抽搐、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等为特征.常在初染后一年内发生.此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诊断的早晚,早期病例无死亡,中期患儿死亡率为3.3%,而晚期为24.9%,后遗症的发生率为45.8%,其中2/3为晚期病例.

    作者:肖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外周浅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也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在抢救重危患者时更是分秒必争,如何稳、准、快地将药品输注到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体内,一直是护理工作中关注和研究的内容,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现就老年人外周浅静脉穿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顾亚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白血病是一种克隆性起源,多能干细胞或很早期的祖细胞(髓系或淋系)突变而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它是由于血细胞中,主要是白细胞某一系列的细胞异常肿瘤性增殖,并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如骨髓、肝、脾、淋巴结等脏器有广泛侵润,外周血白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减少,导致贫血、出血、感染和侵润等征象的一种疾病.

    作者:金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