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及灼口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

何智君;李张维;王玉栋;叶诗

关键词:口腔黏膜病, 复发, 心理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及灼口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因素特征,分析心理因素对疾病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及灼口综合征患者395例,分析成人患者心理压力特征,不同疾病不同年龄段压力水平,不同压力水平病程、发作情况.结果:青年段、中年段,灼口综合征压力评分高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老年段灼口综合征、口腔扁平苔藓压力评分高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级压力者,1周内发作日、病程高于四级压力者,四级压力者高于三级压力者,三级压力这高于一级、二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类疾病心理压力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口腔灼热征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心理压力影响病程、发作频次.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 评估综合护理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6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石雅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 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9 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 46例心内科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安全服药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服药情况(用量、时间),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安全服药护理干预,43例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能正确、准确、准时服药.结论 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治疗、恢复有比较好的影响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准确率,还能大幅度提升药物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18例

    我科采用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0天-5年,都是低位单纯性肛瘘.2、治疗方法:病人取膝胸位,常规术区皮肤消毒、铺无菌中、鞍麻,将探针从瘘管外口插入,左手示指在肛内作引导,找到肛内将探针从内口引出,在探针引导下用射频刀将内外口之间组织完整切除、修剪切口边缘,创面用电凝止血,碘伏冲洗,创面注射克泽普后4-0可吸收线将括约肌及脂肪组织作数层间断缝合,不留死腔,皮肤用4-0可吸收线间断逢合,碘伏纱布外敷创口适当加压固定,并于直肠内塞太宁栓.

    作者:张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加减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六味地黄丸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方法:本文以我院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10 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服六味地黄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FPG、2hPG和HbAlc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在FPG、2 hPG和HbAlc等三项指标上,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有效减轻症状缓解患者痛苦,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峥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呼吸功能锻炼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 66 例 COPD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3),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加行缓解期呼吸功能锻炼,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6MWT距离均显著提高,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冰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14 年 1 月 - 2015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28例患者,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结果 调查有效率100%,92例患者认为神经内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认为缺乏有效沟通的患者有72例,认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的患者有83例,认为医院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患者有52例,认为医院安全设施不完善的患者有97例.结论 对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切实解决.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可通过使病区环境人文化、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落实规章制度以及加强与患者沟通等措施,来解决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与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病人顺利康复.方法:将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5人.观察组按健康教育路径表内容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可减少该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并可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认可,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作者:李晓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 120 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2月~2015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根据椎管内肿瘤患者情况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总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总满意度(P<0.05).观察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椎管内肿瘤患者(p<0.05).结论:针对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君;彭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15例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50 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 50 例患者术后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结果:经对两组患者术后 24h 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而且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均比对照组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中的磷霉素治疗

    目的:介绍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①Ⅰ组:31例, 采用国产头孢三嗪治疗.剂量:100mg/(kg?日).②Ⅱ组:77例,采用磷霉素治疗.剂量:200mg/(kg?日). ③对照组:52例, 采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治疗, 按中度感染常规剂量进行.支持及对症治疗各组相同.

    作者:马敏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影响心、脑、肾等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在我国高血压有着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低的特点.因此,高血压病的防治相当艰巨.虽然单纯用西药控制血压已非难事,但不可否认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靶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尤为突出.

    作者:申群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公立医院改革中,医院会计核算的不足及建议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现有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作者:赵丽娜;吴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妊娠期贫血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贫血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由于孕妇受到一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平均增加 50%,妊娠早期呕吐、食欲不振等),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对降低、铁、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引起血红蛋白不足,当孕妇的血红蛋白低于一定数值时即出现贫血.根据部分文献统计,我国部分地区妊娠期妇女贫血患病率在30.4%~65.9%.孕妇贫血的治疗一般以补铁为主,配合维生素A(VA)和维生素B2(VB2)可增强机体对铁的反应,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着重探讨对妊娠期妇女贫血的预防与护理工作.

    作者:郭欣;鄢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的辅助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其抑郁状况(42.12±1.85)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92.13±0.75)分和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吴君;张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肝癌接入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患者不良反映下降明显,生活质量提高显著.结论:干预护理可以减少肝癌患者的术后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身心压力,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住院离休干部患者服药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住院离休干部患者常见的服药问题,并提出对应护理对策.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采用品管圈管理办法综合分析住院离休干部患者常见的服药问题,并制定对应护理对策.结果 服药到口率从改进前的78.9%上升到改进中期的的96.24%与改进后期的98.54%,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有序展开,对提高患者服药到口率、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对疼痛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应用止痛药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存在的不良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维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观察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实施效果

    目的:对连贯性的观察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年---2012年我院门诊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200 例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标准给予连贯性的护理教育;对照组 200 例患者,在对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对宫颈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疾病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卫生知识、异常症状的判断、用药知识等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有可比性(p<0.05).在疾病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规范、定期、连续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宫颈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梅;高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耳鼻喉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耳鼻喉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第一、三、五、七天时的疼痛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人在护理干预后第三、五、七天的疼痛评分与干预后第一天比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病人的第五、七天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第五、七天疼的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的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手术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静脉内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血流瘀滞、 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是骨科手术后引发静脉血栓的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被认为是诊断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方法,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治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作者:徐大明;赵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