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冰玉
目的 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 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9 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 46例心内科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安全服药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服药情况(用量、时间),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安全服药护理干预,43例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能正确、准确、准时服药.结论 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治疗、恢复有比较好的影响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准确率,还能大幅度提升药物疗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静脉内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血流瘀滞、 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是骨科手术后引发静脉血栓的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被认为是诊断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方法,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治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作者:徐大明;赵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现有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作者:赵丽娜;吴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对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64例高龄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平均手术治疗时间为(52.1±3.5)min;平均出血量为(156.3±32.7)mL;所有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实施规范、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保障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大大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作者:余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00例病人,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术前焦虑值与术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的术前肠道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术前血压与心率的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情况,临床效果非常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乐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生作为医院的输入人才,医生这个岗位承担着病患生命的重担,对医生的专业水平要求非常高,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直接关系着病患的生命安全,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当前医学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医学生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平均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疗效更佳.
作者:尼加提·热合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根据不同症状采取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知柏地黄汤加减,患者完全改善了症状及痊愈.结论: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琼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脑外科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36例脑外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118 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 118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分别测试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运用护患沟通能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8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的患者,对其静脉血栓的预防过程中实施了主动被动功能锻炼、保持静脉血回流通畅、重要熏蒸以及药物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只有4例患者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4.76%.其中4例患者在膝关节水平以下出现肿胀,考虑为股浅静脉血栓,4例在大腿中部以下出现患肢肿胀,考虑为股静脉血栓形成.4例患者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疼痛症状及下肢肿胀情况基本消失,未见有表浅静脉曲张.结论: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对这类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出现几率.
作者:徐丽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六味地黄丸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方法:本文以我院2014 年10 月至2015 年10 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服六味地黄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FPG、2hPG和HbAlc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在FPG、2 hPG和HbAlc等三项指标上,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有效减轻症状缓解患者痛苦,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峥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7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74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等优质护理,后将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时间、产后 2h 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 2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保障母婴健康, 大程度的降低分娩风险,使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 ,对于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诚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的辅助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其抑郁状况(42.12±1.85)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92.13±0.75)分和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吴君;张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在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经我院诊断治疗的 120 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 例)与对照组(60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4%,显著高于对照组 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用于心绞痛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肌功能,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雷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对疼痛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应用止痛药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存在的不良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维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发生3例一过性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治愈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傅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并会归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状况,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56例康复,30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 临床及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诊断,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措施,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
作者:赵金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有效的护理和护理.方法 在医疗实践中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达到佳的护理和预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结论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病因预后受诸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和对家人指导,改善患儿预后,减少易感因素,并让家人拥有健康的理念和行为,重点放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上.
作者:张秀娟;李红;姚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文章主要论述风险管理在我国制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存在的一些弊端,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重要的便是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制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作者:方小华;谈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外科常见手术——腹股沟疝,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复发率为10%-15%[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股沟疝从有张力修补术到无张力修补术再到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被临床推广是因为其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
作者:陆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