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徐丽清

关键词:高龄患者, 股骨颈骨折, 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 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8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手术的患者,对其静脉血栓的预防过程中实施了主动被动功能锻炼、保持静脉血回流通畅、重要熏蒸以及药物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只有4例患者出现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4.76%.其中4例患者在膝关节水平以下出现肿胀,考虑为股浅静脉血栓,4例在大腿中部以下出现患肢肿胀,考虑为股静脉血栓形成.4例患者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疼痛症状及下肢肿胀情况基本消失,未见有表浅静脉曲张.结论: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对这类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评估,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出现几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发生3例一过性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治愈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症状,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傅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腰椎管狭窄症的有限减压和广泛减压的选择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在有手术减压指征的前提下,在减压范围方面,进行有限减压和广泛减压的选择.[方法] 2002年至2013年12年间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49例; 其中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减压术(有限减压组),包括 1. 腰椎间盘镜单节段减压术治疗103例 2.腰椎间盘镜双节段减压术治疗18例 3.单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16例 4.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6例 5.多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术治疗11例 全椎板切除减压(广泛减压组)包括 1.单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52例. 2.多节段全椎板(2个以上)切除减压术治疗13例(广泛减压组). 随访76例(其中有限减压组51例,广泛减压组25例),平均随访5年. [结果]有限减压组残留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性腰痛2例(3.9%),腿痛2例(3.9%),间歇性跛行1例(1.9%). 广泛减压组残留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性腰痛1例(4.0%),腿痛1例(4.0%),间歇性跛行1例(4.0%). [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有限减压与广泛减压无统计学差异.两者在病人术后残留腰疼、腿痛、间歇性跛行的比例相近.

    作者:张岩萍;武首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7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74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等优质护理,后将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时间、产后 2h 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 2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保障母婴健康, 大程度的降低分娩风险,使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 ,对于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诚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机制探讨

    神经外科麻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手术疗效,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心理负担.因此,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防治处理,便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石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个案护理

    ◆前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国家统计病学新统计资料表明子宫肌瘤在 30~50 岁的女性发病率约 30%,20 岁以下少见.据尸检统计, 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见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发病相关因素: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因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

    作者:吕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人药品用量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因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使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作用及排泄均有改变,加之一个老年人身上同时患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药物不良反应固然较多,因此如何对老年人合理用药已成为当今老年医学和老年药学的重要内容,给老年人合理用药,提高老年人用药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已刻不容缓.

    作者:简子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应用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早期诊断胰腺癌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早期胰腺癌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并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分析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自身抗体阳性患者25例(62.50%),多于对照组的7例(17.50%),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40例患者中,经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诊断39例,诊断符合率为97.50%.结论:自身抗体结合多肽阵列重建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钟宝元;罗开源;刘清泉;曾祥福;邓龙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体会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根据不同症状采取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知柏地黄汤加减,患者完全改善了症状及痊愈.结论: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琼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公立医院改革中,医院会计核算的不足及建议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现有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作者:赵丽娜;吴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川芎注射液配合多柔比星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就川芎注射液配合多柔比星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痛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前来就诊的晚期癌症患者 82 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n=41)对照组(n=41).治疗组的 41 例患者采用川芎注射液以及多柔比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1例患者则采用常规的WHO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的住院周期、治疗金额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少于对照组,资料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法治疗晚期癌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脑外科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36例脑外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118 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 118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分别测试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运用护患沟通能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并会归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状况,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56例康复,30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 临床及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诊断,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措施,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

    作者:赵金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使用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出现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28例,对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治疗,患者术后尿激酶融解深部残留血肿.观察患者术后的存活率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手术的预后情况,术后的并发症等,并对患者进行为期 3-6 个月的术后随访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等.结果 28 例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有 26 例患者中存活,1例患者由于脑干功能衰竭死亡,而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患者在术后12h进行颅脑CT查看颅内血肿情况,血肿清除>80%的患者有21例,60%以上的患者有26例,占位效应都有明显减轻,总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在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疗效评估,功能恢复到Ⅲ级以上的患者22例.讨论 使用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存活率高,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李守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的患106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之后之后再进行化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之后再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以及淋巴清扫率等.结果 使用了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无论是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淋巴清扫率也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副作用对比无明显的差异.讨论 使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不仅可以更高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时也具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李应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制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

    文章主要论述风险管理在我国制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存在的一些弊端,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重要的便是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制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作者:方小华;谈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对疼痛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应用止痛药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存在的不良情绪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维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肝癌接入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患者不良反映下降明显,生活质量提高显著.结论:干预护理可以减少肝癌患者的术后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身心压力,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准分子激光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准分子激光手术是目前治疗近视眼广泛应用的、先进的技术之一.LASIK治疗近视具有手术安全、有效、快速、稳定,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现在屈光不正患者的理想选择.下面介绍一下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围手术护理.

    作者:祁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配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综合护理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将我院6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2例,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终止血时间及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45.5±6.6)min vs (71.1±10.3)min显著较低(P<0.05),出血停止时间(5.1±2.0)d vs 对照组(8.3±3.9)d显著较短(P<0.05);观察组术后总发生率为12.5%vs对照组37.5%,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性护理联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少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 120 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2月~2015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根据椎管内肿瘤患者情况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总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总满意度(P<0.05).观察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椎管内肿瘤患者(p<0.05).结论:针对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君;彭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