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王慧子

关键词:安全管理, 手术室护理, 医院
摘要:目的 指出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份-12月份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管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另外选择108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对比照组,比较两组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控,从而得出实施安全管理后效果的结论.结果 通过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用药差错比例、护理满意程度、护患纠纷比例、护理质控评分分别为0.47%比1.80%,99.53%比80.30%,0.47%比2.27%以及(98.9±0.8)分比(84.5±1.2)分各项指标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能够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助于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探究对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术后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8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术后呼吸道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及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比较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手术后呼吸道护理,有利于手术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 5年2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疑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与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对患者幽门螺旋杆菌诊断的阳性率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对于患者进行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在这些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快速尿酶试验进行检查.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检测与临床学科相互合作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学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中的检测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并终实现对临床科室提供可靠以及全面的检测报告.方法:通过对我国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进行全面的基础信息分析,并将仪器设备、试剂管理、软件条件及检验后的报告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整个控制过程质量符合要求.结果:在对临床医学进行检测的时候,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在检验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促进和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结论: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事关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检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精确的检验数据,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检验和诊疗水平.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与成效

    目的 主要针对在妇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法及成效进行讨论.方法 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开展对妇科的优质护理.结果 医院对护理方面加强了管控,对岗位进行了职责明确,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沟通技巧均有较大的进步,护理质量有所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结论 在妇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护理水平有促进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谐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敏;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肾盂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肾盂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临床.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36例肾盂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肾盂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观察本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和术后引流管取出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34.12±10.1)min、(30.59±2.74) ml、(15.12±1.38)h;本组36例患者,其中显效率72.22%、有效率22.22%、无效率5.56%;于术后4w进行引流管取出,35例患者无结石残留,1例患者发现肾积水.结论:后腹腔镜肾盂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金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我院在医学诊断方面的研究,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经验,具体的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二者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都会作用于对方并产生一定影响.结论 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技术支撑,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治疗的顺利开展.

    作者: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即采用中药联合西药硝酸酯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则单独使用西药硝酸酯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和硝酸甘油减退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减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单独使用西药,且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雷;李敬宁;刘宝峰;马文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讨论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期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护理组,每组26例.参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添加心理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期间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对比患者术后心理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恢复依从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心理情况优于参照组;护理组患者依从性(92.31%)优于参照组(61.54%),且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及心理负面情绪进行指导及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治疗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杨银松;执湖仙;杨亦颖;杨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加强检验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

    由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突飞猛进,目前已成为一门各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成为了影响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不少医院存在着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不够、不畅、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资源整合、知识结构互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规避医疗风险.本文就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娄丽琼;吴升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 3年2月到201 5年6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以及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保证患者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景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目的 浅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和护理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闫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 015年1月到2016年2月间接收的6 3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探讨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有50例恢复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9.5±14.25天;1 3例患者均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后13例患者均死亡,死亡率为20.6%.结论:对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结合其临床特征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同时进行适当用氧和强心等,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帮助患者科学快速的恢复.

    作者:田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输液时发生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特点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12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分析.结论,临床应用头孢地嗪钠输液时,护士不仅规范执行输液护理操作规范,还要加强巡回观察,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赵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嘉峪关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随访意愿调查分析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涉及千家万户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民族未来,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随访工作是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检验孕前优生检查结果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翠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9)和试验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Ⅱ级、≥Ⅱ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诸葛艳;王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理特点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 5年1月至201 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85例,采用SCL-90量表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85例,二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总结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精神状态、恐怖、焦虑、抑郁、人际敏感5个方面与健康妇女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存在较多的负面心理情绪,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的护理措施应该成为临床上护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

    作者:执湖仙;杨银松;杨晶;杨亦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继发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 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和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唾等病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对OSAH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无创及耳鼻喉科手术,但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部分远期效果不佳,无创正压通气(CPAP)能减少甚至消除OSAHS患者睡眠中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使患者夜间低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上升,远期效果来看,经CPAP治疗后,OSAHS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成为目前治疗中重度OSAHS的金标准,但是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可靠的治疗效果,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钟义华;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研究

    甲状腺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病的器宫,也是一种十分让人受伤的地方.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患上甲状腺炎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了,并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和危害,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本文就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研究对甲状腺病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对甲状腺的治疗有所帮助和改善.

    作者:舒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h、24h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的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HR和RR均显著降低,而SaO2显著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 3年3月21日至2014年3月21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占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围术期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陶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