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莲
目的: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合理选择及相关争议问题展开分析.方法:分别列举研究实例,从腹腔镜技术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与复杂急性胆囊炎等角度展开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等治疗方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发病时间未超过72h的患者,建议应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发病时间超过72h的患者,应该对其引起充分重视,加强在手术之前的评估,促进手术安全性的提升,必要时可以中转开腹,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是通过医疗设备,配合人体心脏收缩节律,序贯性按压下肢,以促进机体供血,进而达到改善人体脏器缺血、缺氧等状态,缓解或消除心绞痛发作.体外反搏具有易操作、易推广及无创治疗等特点,临床经验证实,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滕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服用乳酸菌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儿采取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观察患儿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好,临床价值高.
作者:陈金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由于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突飞猛进,目前已成为一门各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应用,检验科与临床科的沟通成为了影响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不少医院存在着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不够、不畅、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科资源整合、知识结构互补,有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规避医疗风险.本文就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娄丽琼;吴升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收治患者中抽选,随机抽样后将14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行病毒唑疗法,研究组于对照组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好转率为97.1%,高于85.7%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支气管肺炎患者行喜炎平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缩短治疗时间,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121例机械通气患者中5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作为VAP组,其余63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作为非VAP组,分析VAP的影响因素,并在VAP组中开展VAP专项,对比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 VAP发病原因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危重病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等因素有明显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AP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年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为主,在护理中开展VAP专项护理,可以预防VAP的发生.
作者:方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使用锁定钢板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对照组44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出院后对患者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并发症率、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平均(3.7±0.5)个月,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平均(5.3±1.2)个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率为2.17%(1/46);观察组患者未见并发症,并发症率为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内固定治疗后均未见松动、断裂现象,关节未见卡压,骨折愈合较好,且未见关节短缩、退变等.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锁定钢板对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创伤性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未见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通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患者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0.6)小时,产后出血量平均值为(625±230.35)毫升,对照组患者两项数据分别是(2.3±0.3)、(965±245.65)毫升,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造成急腹症临床误诊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找出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急诊外科收治的41例急腹症误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研究,详细了解患者病历资料,总结急腹症临床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的原因及类别.结果 溃疡病(7例)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4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肾炎(4例)被误诊为尿路结石;盆腔炎(6例)被误诊为阑尾炎;嵌顿性疝(5例)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右侧输卵管脓肿(3例)被误诊为阑尾炎;卵巢囊肿(2例)被误诊为肠扭转;上消化道穿孔(7例)被误诊为阑尾炎;小儿肠套叠(3例)被误诊为中毒性菌痢.对参与本次研究的41例急腹症误诊患者进行抢救治疗与急救处理,仅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全部好转、痊愈出院.结论 急腹症临床误诊原因主要为:未详细询问病史;体检时考虑不全面,将病史体征遗漏;未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思路未打开;完全依从辅助检查所得结果;对较少见病例认识不够;未经证实完全相信上级医院的诊断结果.减少或避免急腹症误诊出现的关键是详细了解询问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全方位系统检查,随时密切留意患者病情改变,分析原因且结合必要辅助检查.
作者:安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针对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慢性病的高发趋势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随着慢性病人带病生存时间的延长,怎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健康管理模式,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要考虑病人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为病人的健康赋权,但慢性病人更要了解自己的生活和疾病特殊规律.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使慢性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和家属、医生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沟通方式,为早日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健康教育收效良好,提高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王俊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基本单元,预防接种也是其工作内容之一.这一服务形式在给儿童接种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柯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为临床上神经内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症状自评分量表(SCL-90)[1-2]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价,并结合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与常模相比,SCL-90量表中的9个因子中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这5个项目的评分结果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复杂,除了表现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的生理特点外,还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强迫症、恐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特点,再给予患者专科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思;罗楠;张婧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7例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岁年龄段占81.6%,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占85.6%,独生子女占67.6%,不同程度体重减轻的占29.1%,学习成绩不良的占46.2%,微量元素缺乏的占31.2%,5个亚型分别占54.2%、18.2%、12.6%、9.7%和5.3%.结论:小儿功能消化不良多发年龄为3~8岁,主要是生活条件好、父母过分溺爱,导致儿童挑食、偏食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微量元素缺乏之间存在恶性循环,影响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亚型分布上以运动不良型居多.
作者:骆开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个体化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个体化护理的方式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和研究针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中西结合医治.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消化道出血等不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一定的好转,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中明显好转的人数明显的少于试验组患者情况.存在差别,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多节段颈椎病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对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但即使处理后改善.患者的融合节段Cobb角扩大,JOA评分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 3年2月到201 5年6月期间接收的1 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以及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保证患者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景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学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中的检测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并终实现对临床科室提供可靠以及全面的检测报告.方法:通过对我国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进行全面的基础信息分析,并将仪器设备、试剂管理、软件条件及检验后的报告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确保整个控制过程质量符合要求.结果:在对临床医学进行检测的时候,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在检验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促进和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结论: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事关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检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精确的检验数据,有效提高医院临床检验和诊疗水平.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浅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和护理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闫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我院通过2007年-2012年对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医护工作人员服务满意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医护人员道德规范,技能学术水平等都有了更高的提升.不满意的调查显示,病人对护工的投诉仍占很大比例,并且无下降趋势,这不仅给我院带来了声誉上的损失,重要的是给病人带来了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影响.
作者:徐贵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