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集束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12例临床护理

沈芳芳

关键词:急诊集束治疗,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 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探析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肺水肿患者12例,对患者行急诊集束治疗,并在治疗期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氧合指数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为(203.1±69.5),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为(434.5±97.2),数据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性水肿患者接受急诊集束治疗过程中,对其行以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临床效果,为儿童乳牙龋齿的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窝沟封闭术治疗的1452例儿童,共4395颗牙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35例2198颗牙齿,对照组717例2196颗牙齿.对照组行常规窝沟封闭术,观察组行釉质窝沟封闭术.后将1452例患儿术后进行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记录两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封闭剂存留率及龋病降低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封闭剂存留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龋齿发生率分别为6.26%、8.03%及9.80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89%、11.44%及14.2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釉质窝沟封闭术可显著性提高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其防龋齿效果优于常规窝沟封闭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于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有利于早期把握病情、及时诊断和精确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及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76例胰腺炎患者中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1.5%,与CT诊断阳性率几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无痛无创,且能评估病情的程度,便于临床治疗.

    作者:董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

    通过选取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麻醉方式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简称“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简称“全麻组”).两组术后第一天与第七天的比较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全麻组的MMSE评分相对较低,硬膜外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总结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关联着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大.

    作者:王茂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胃镜检查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满意度、检查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改善情况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缩短检查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肖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IRT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家族成员之一SIRT6在人不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1例NSCLC、33例癌旁组织及36例良性病变组织中SIRT6的表达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IRT6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SIRT6在NSCLC组织中低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P<0.001);分化程度高者平均IOD高于分化程度中、低的患者(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IRT6的平均IOD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IRT6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疾病治疗或诊断的靶因子.

    作者:戴彭辰;刘一诚;何成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中救护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急诊救护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救护综合护理的方法,比较并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黎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应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40例脑出血极性中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操作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处于脑出血极性中期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较好地控制和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凤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意念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量子力学的提出与发展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意念的量子力学机制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变革,而意念的量子力学也作为一种载体的形式被人类所应用.意识会刺激大脑,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大脑对行为意识进行选择并把其它意识抛弃,然后意识转化为意念,终变成动机支配人体去付诸于实际行动,文章中我们简单的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姜凤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素质下降,从而导致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健康问题,我国政府有异物建立相应的措施,建立有效的健康管理体制.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作者:吴超英;吴美莲;颜小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早期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方法:针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白细胞升高、心脏杂音及栓塞及脾大,分别占84.44%、62.22%、53.89%及42.22%;对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共分离出1 33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57%、20.30%、14.29%及9.77%;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03例,心瓣膜穿孔5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28例,三尖瓣43例,脓肿43例,分别占57.22%、31.67%、15.56%、23.89%及17.22%.所有患者经早期足量的应用抗生素,及时对症治疗后应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痊愈103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93.89%.结论:根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应用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包皮手术的患者共160例进行观察,分别应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外观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水肿也显著减低(P<0.05),但费用相对较高.结论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小、美观、术后水肿等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而传统手术费用低廉、适应症广、技术成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临床上究竟选择何种术式,需综合考虑患者经济条件及病情的需要.

    作者:周庆琴;安宗利;秦声庆;赵长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吞咽治疗仪器治疗;功能训练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28天后综合康复组较功能训练组在吞咽能力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综合康复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后吞咽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苗冬云;高素芳;魏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9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参考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5例,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优质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在康复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参考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内科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效率,从而减少住院时间,使患者能够尽早恢复至健康状态,对护患关系的建立有积极作用.

    作者:高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164例患者,随着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针对性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风向发生的概率.结果:在164例患者中,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感染、出血、凝血以及溶血和不良心理反应的概率为9.1%、17.7%、10.4%、6.1%和73.8%,干预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5.6%,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65.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中,引起血液透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液中的安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许家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跌倒风险评估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评估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5)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临床宣教,观察组患者(n=45)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宣教后跌倒相关因素、危险因素、预防常识、严重后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 跌到风险评估可有效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意外跌倒相关影响因素、预防方法和跌倒后果的了解程度,可促使患者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对于降低患者的意外摔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恶性肿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

    恶性肿瘤患者病痛对生活影响非常大,实际的生活质量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数患者存在着恐惧和焦虑心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提高,提升护理质量,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信心,增强实际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恶性肿瘤护理中人文关怀作了分析,为营造良好的医护关系打下了基础.

    作者:伏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性肾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15例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carcinoma,CRCC)在超声诊断中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2013年1月-2016年1月病理证实的15例CRCC患者,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中影像表现.结论: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CRCC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具有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乐;乔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240例,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情况.结果:男性DVT发生率15.56%明显高于女性DVT发生率8.33%.DVT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明显升高,患者BMI指数大于25、有吸烟者明显增高.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DVT发生率明显高于总体发生率.高空坠落患者DVT发生率高,达到43.76%,高能量损伤患者DVT发生率较低能量损伤患者发生率较高.随着手术时长的延长,患者DVT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长小于1小时时发生率为10.40%,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时DVT发生率高达50.00%.全身麻醉患者DVT发生率28.13%明显高于非全麻患者11.24%.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有DVT发生可能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能量损伤、手术时长大于2小时全身麻醉患者均可导致DVT发生率增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预防DVT的发生.

    作者:张先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病原体检出患者特征分布以及细菌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取老年社区756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来不同季节、年份、性别以及年龄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老年社区756例老年研究对象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中以春季和冬季病原体检出率高;不同性别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检出率逐渐升高.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每年以春冬季节较高,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与性别无关,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作者:黄清洪;肖凯;张延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观察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4月40名在神经外科转科的护士为研究对象,2014年3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设定为对照组;2014年4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设定为实验组.两组分别各学习1个月,学习结束后问卷调查被研究对象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观察两组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及实践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值得在神经外科的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