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黄清洪;肖凯;张延斌

关键词:老年社区, 获得性肺炎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病原体检出患者特征分布以及细菌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取老年社区756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来不同季节、年份、性别以及年龄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老年社区756例老年研究对象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中以春季和冬季病原体检出率高;不同性别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大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检出率逐渐升高.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每年以春冬季节较高,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与性别无关,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控制、心功能改善与复律等情况明显更好(P<0.05);对比死亡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雄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及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1例吞咽苦难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观察和护理,总结P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例重症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行PEG并与肠内营养的病例,总结术后观察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1次置管成功,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PEG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术后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

    作者:胡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伴有轻中度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伴有轻中度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我院40例伴有轻中度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予多潘立酮10mgtid及黛力新1片qd口服;对照组20例,予多潘立酮10mgtid口服.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第1周、2周、4周测量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治疗1周后即可观察到疗效,疗效随着治疗时间而加强;实验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19.2%、37.5%、29.8%,好于对照组(分别为5.7%、11.4%、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情绪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伴有轻中度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黎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观察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4月40名在神经外科转科的护士为研究对象,2014年3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设定为对照组;2014年4月份的20名护士采用的是PBL教学法,设定为实验组.两组分别各学习1个月,学习结束后问卷调查被研究对象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观察两组的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及实践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护士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值得在神经外科的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16例胸痛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明确胸痛急诊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6例胸痛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100例同类型疾病患者为其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急诊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促进性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灵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8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44例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44例给予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55%(35/44).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而言,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良好改善.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梦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手足口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60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改良VSD)技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手足口外科难愈性伤口上,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较较传统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较更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命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赵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早期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方法:针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白细胞升高、心脏杂音及栓塞及脾大,分别占84.44%、62.22%、53.89%及42.22%;对1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共分离出1 33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57%、20.30%、14.29%及9.77%;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03例,心瓣膜穿孔5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28例,三尖瓣43例,脓肿43例,分别占57.22%、31.67%、15.56%、23.89%及17.22%.所有患者经早期足量的应用抗生素,及时对症治疗后应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痊愈103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93.89%.结论:根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应用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药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现代医院管理人员已认识到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何构建中药管理的可行性方案,完善医院中药管理体系,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医院中药管理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实现医院中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袁柳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流动护士站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动护士站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妇科和产科分别配备一辆集治疗、护理、办公用物为一体的多功能护理车,由责任护士在集中分管的病房区域实性流动护士站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护士站的实施,优化了护理服务流程,把更多的护理时间还给患者,改善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作者:杨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占据30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3.3%与9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策略十分重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冯春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谈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 2015年2月分娩产妇100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产时出血量与产后2小时总出血量,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7.45,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运用的临床价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谢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早期CT、MRI诊断研究进展

    1.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和预防急性脑梗塞典型的脑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是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重要参考.为了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急性脑梗塞,需要避免由于脑组织缺血而产生的不可逆损害,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其影响学检查方法包括CT和MRI检查,进而对急性脑梗塞早期予以准确的诊断,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防止其进展成为急性脑梗塞及其并发症.

    作者:夏士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呼吸衰竭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安全,抢救呼吸衰竭患儿时,机械通气为主要手段,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儿生命.当使用不当时,会损伤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预后.本文综述了新生了呼吸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与结果,分析抢救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与相关研究报道对比,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结果:在所有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9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0.4%,22例抢救失败,占比19.6%.其中抢救失败原因为病患年龄过高且合并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关研究文献报道中的国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时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玄龙止咳颗粒治疗亚急性咳嗽(阴虚肺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玄龙止咳颗粒在治疗亚急性咳嗽(阴虚肺燥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亚急性咳嗽患者(阴虚肺燥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予玄龙止咳颗粒免煎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34例,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评价其在治疗亚急性咳嗽(阴虚肺燥证)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结果有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比较:治疗组各症状较对照组减轻更为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安全性分析: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玄龙止咳颗粒可有效地改善亚急性咳嗽(阴虚肺燥证)的咳嗽、咯痰等症状.

    作者:刘一诚;戴彭辰;何成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腹症急诊628例护理观察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的有效急诊护理措施加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前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28例急腹症患者的病历资料,为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准确的分诊,并进行全面的急诊护理干预.结果:分诊诊断结果准确度为96.01%(603/628),患者均在有效的治疗时间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良好.结论:急诊护理可以帮助急腹症患者抓住佳的治疗时机,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在临床中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推广急诊护理在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方心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和肽素与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前体的羧基肽部分,检测方法便捷,且稳定性好.和肽素在评估脑血管疾病预后及严重程度方面的优势逐渐受到重视.

    作者:李斌;许光霞;刘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与预防

    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效,既可消除或缓解疼痛症状,又能加固和强化椎体与防止进一步塌陷,但手术并发症仍需关注和探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骨水泥材料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回顾,概述了常见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分类和产生原因;并结合国内外骨水泥渗漏的病例报导,分析了作者单位2008年至2014年开展的304例椎体成形术病例,从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症与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穿刺及先进的术中影像监测、骨水泥的应用技术和改造注射材料等方面提出了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的具体措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齐国宝;于学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