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赵起仙;钟章炼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 硫酸镁, 孟鲁司特
摘要:目的:评价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儿45例,均给予基础治疗,以孟鲁司特预防复发,观察组联合硫酸镁.结果:观察组控制率77.8%、控制+显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5.6%、77.8%,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ENO、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安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ICU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照护措施,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根据工作经验找寻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负性情绪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因素、患者的生理因素影响和心理因素影响.主要干预措施包括:监护室设备设置、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充分告知及无声交流卡的运用.结论: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有自尊、安全与舒适的需求,监护室的护士应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及心理需求,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少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花费和资源浪费.

    作者:何成英;刘庆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130例健康者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检验前过程各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中的溶血、体位与检测时间影响着检测质量.结论: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生化检验前过程的质量,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检验仪器的精密性与科学性,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降低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心理教育不依从性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教育不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进行阐述.

    作者:程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诊并采取抢救护理措施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与结果,分析抢救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与相关研究报道对比,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急救护理.结果:在所有11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9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0.4%,22例抢救失败,占比19.6%.其中抢救失败原因为病患年龄过高且合并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关研究文献报道中的国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时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问题

    目的 分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与危害,从而促进儿科用药的安全化与合理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儿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资料.结果 5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中,年龄在1个月-1岁之间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然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不断减少.在儿科用药中有六类药物可引起患儿不良反应.不同的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85.5%患儿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途径.结论 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应规范儿科用药,完善用药控制体系,注重检测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陆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中自噬研究概况

    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衰竭使糖尿病的致死率显著增加,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自噬是一种降解胞浆内容物的代谢过程,对细胞的存活,发展等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中自噬功能紊乱.本文综述了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肾损伤中的作用,并对肾脏中调控自噬的多种信号通路进行总结.

    作者:赵迪;马世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就业创业发展前景探讨

    健康管理是社会的要求和卫生人才市场的需要.资料表明,无论青年,中年,老年,哪方面的群体都需要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健康管理不仅需要一大批可以胜任健康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更需要人人懂得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人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树立“健康管理,从我做起”的理念.

    作者:樊巧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 对我院从2014年8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68例髌骨骨折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以帮助患者可以早日康复.结果 就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来看,优42例,良2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了93%,可以说明我院对骸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在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对患者恢复起着促进作用的也是周密合理的护理计划.

    作者:田茂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跌倒风险评估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评估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5)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临床宣教,观察组患者(n=45)采用跌倒风险评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宣教后跌倒相关因素、危险因素、预防常识、严重后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 跌到风险评估可有效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意外跌倒相关影响因素、预防方法和跌倒后果的了解程度,可促使患者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对于降低患者的意外摔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脑猝中偏瘫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洪爱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接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诊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急诊接诊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心梗复发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语:对急性心急梗死患者行急诊接诊护理,可以显著加快患者恢复,降低患者心梗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兴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灵枢·经筋》篇

    经筋理论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筋》系统地论述了经筋的循行、病候以及治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与完善,将其流传沿袭并沿用至今.本文以《灵枢·经筋》内容为主,浅述了十二经筋的溯源、分布循行及病候,并结合近代以来对经筋理论的认识,对经筋实质进行了探讨.

    作者:成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1例的护理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介入治疗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共151例,在医师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时进行手术配合护理,探究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状况.结果:149例(98.68%)渡过了危险期,并在日后全部痊愈出院,2例(1.32%)未渡过危险期,死亡.护理总有效率为 98.68%.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中,施以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急诊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李丹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根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在术后分别以高压氧,骨肽和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证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和1组与2组相比,3组骨折愈合情况好,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P<0.05.结论:对于行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高压氧联合骨肽进行治疗,能够加速切口和骨骼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琳;徐大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患者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和探索重度烧伤病人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间的我院重度烧伤病人20例,进行初期、心理、病理和营养等各方面护理.结果:通过初期、心理、病理和营养等方面结合的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和效果.讨论:对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不能只单纯对烧伤部位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营养护理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前提.

    作者:韦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毒症患者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对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为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50例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二十五例.医护人员对干预组进行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收集、记录并分析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50例尿毒症患者中,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结论:50例尿毒症患者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表明,对尿毒症病人的干预护理能够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田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

    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方法:选择社区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科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全科护理运用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33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无菌操作、病房管理等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成立专门的VAP护理小组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集束干预用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效果优越,是患者较好的护理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16例胸痛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明确胸痛急诊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6例胸痛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100例同类型疾病患者为其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急诊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促进性效果,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灵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