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杨卓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原因,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析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44例患者,疾病类型是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44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研究组(22例;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22例;常规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诱发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是患者身体免疫力差、实施侵入性操作及呼吸系统障碍等.结论: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护理措施是针对性护理,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对鼓膜穿孔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鼓膜穿孔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纳入53例自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鼓膜穿孔诊治的患者,对患者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结果:共50例患者鼓膜愈合,愈合率为94.34%,3例患者愈合效果不理想,占5.66%,没有患者出现耳鸣、面瘫以及眩晕等并发症.手术后患者气道(导)听阈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前,术后气骨导差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鼓膜穿孔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能够显著提高鼓膜穿孔愈合率,可取得确切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

    作者:赵智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创伤患者术后疼痛干预护理现状与进展

    创伤患者手术后疼痛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工作显得尤为要.综述了疼痛的机制、疼痛的评估,并总结了疼痛的护理干预工作:术前评估与教育、心理护理、镇痛药护理、超前镇痛、替代疗法和平静镇痛等.

    作者:蔡梦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ˉ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反应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提升综合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颜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究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 分析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中的60例进行观察,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止泻、退热、住院等时间分别为2.17±0.63分、1.04±0.33分、6.45±0.34分,相比于对照组的效果较优(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选取临床护理路径给腹泻患儿使用的效果显著,可以将其临床症状有效缓解,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华;黎凤联;廖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六君子汤用于30例慢阻肺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慢阻肺患者接受中药六君子汤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慢阻肺患者30例,时间为2015年2月25日-2017年1月30日,其均接受中药六君子汤治疗,对其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在其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急性发作几率为6.67%.结论 慢阻肺患者接受中药六君子汤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章浩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就心理护理在ICU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及监护的8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组间对比P<0.05.结论:为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对病情转归具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分析

    目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3--2016年我院162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90例,通过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对照组72例,通过基础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与恢复状态.结果:组治疗前;焦躁心理量表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评价、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积极配合,对照组焦躁心理量表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评价各项指标高于实验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低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中医针灸、推拿等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心理影响较大,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作者:关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互联网医院平台运行管理的实践研究

    进入新时期后,互联网正在迅速融入各个行业,其中典型为医疗领域.在当前状况下,各地医院都在着手构建全新平台,借助互联网的措施与手段来健全医院现有的综合性平台.因此可见,针对医疗领域适用互联网平台的举措在客观上有助于拓宽各项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同时也突显了平台管理的价值所在.医院针对自身现有的互联网平台而言,应当将关注点转向日常性的平台运行管理,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来健全当前管理模式,探求可行性更强的完善举措.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对性护理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外科疾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评价标准设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后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实行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93.3%,而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在70%,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外科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黄月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开塞露深部灌肠在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开塞露深部灌肠在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骨科疾病患者80人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主要以长期卧床状态为主,且伴随便秘现象.其中男性患者45人,女性患者35人,年龄段在40-75之间,平均年龄(54±6.48)岁,病史3-33年,其中胸椎椎损伤患者30人,腰椎损伤患者50人.患者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治疗,术后发生便秘.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传统灌肠治疗便秘方式的为对照组,采用开塞露深部灌肠方式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人.结果:据两组患者通过两种灌肠方式对比得知,对照组患者40人,便秘情况改善良好的有12人,有一定效果的为13人,治疗后无明显效果的为15人;观察组患者共计40人,治疗后效果明显的为20人,有一定改善的为15人,无明显效果的为5人.两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开塞露深部灌肠方式对骨科长期卧床便秘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达到排便目的.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卒中后长期存活的患者中有50-70%遗留有功能障碍.笔者认为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易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方法:观察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春莉;张文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中医内服辅以外洗的方式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中医内服外洗方法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振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中患者41例,对照组应用利福平口服片剂治疗,治疗组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进行比较,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起效时间、治疗周期均短于对照组,药物吸收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利福平口服片剂,注射用利福平治疗肺结核起效迅速,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药物吸收良好,值得临床优先推广普及.

    作者:白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急性肠炎临床优质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急性肠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保守治疗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对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院住院治疗的88例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88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情况以及选择治疗意愿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护理小组,优质组:44例,在治疗中,采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在治疗中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经过阶段性治疗护理后,对两个组别患者的临床效果、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优质组:44例,治愈3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3%;止泻时长0.84±0.57日.住院时间3.54±1.53日.护理满意率100%;对照组:44例,治愈24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64%;止泻时长2.54.±1.33日.住院时间7.78±2.68日,护理满意率79.55%(35/44);此外,优质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肠炎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满意.

    作者:樊兰忻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短期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住院先后顺序法分为对照组(n=49)和治疗组(n=49),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热敷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远较对照组高(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运用中医针灸+中药热敷联合治疗的短期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窦晓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警模型的建立研究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水平的关注和医疗技术的提升,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多都选择将矛盾和困难在源头处就加以解决.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当中为重要同时也是需要熟练操作和较高水平医护人员才能够进行管理和治疗的科室和场所,由于在重症监护病房当中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严重,而且其侵入性的医疗操作要明显高于其他,所以对其建立感染预警模型不仅能够对医院当中的感染病菌和人员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通过主动治疗提升其治疗效果.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作者:胡景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预防措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幼儿园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预防措施效果.方法:选择本市某一幼儿园开展本次研究,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定期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教育对象分别为:幼儿、幼师、幼儿家属.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幼儿园手足口病发生率与之前一年(未进行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手足口病发生率对比.结果:该幼儿园实施健康教育预防措施后,手足口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前一年,两年内手足口病发生率分别为:34.62%(2015年-2016年)、4.43%(2016年-2017年).结论:对幼儿园实施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能够有效预防并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孙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合理营养及膳食管理

    目的:研究合理营养及膳食管理对老年患者的作用.方法:观察120例老年患者进行营养指导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很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及膳食管理对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高炎;张文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特点.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肾移植患者99例作为样本,均留置导尿管及双J管治疗.观察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特点.结果: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65.66%,其中大肠埃希菌及粪肠球菌感染率高,分别为33.85%及29.22%.女性、年龄≥60岁、拔管时间≥7d,为诱发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将女性及老年人作为重点监护对象,将拔管时间控制在7d内,以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几率,提高肾移植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罗绪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