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

黄月蓉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脊柱外科, 运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外科疾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评价标准设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后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实行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93.3%,而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在70%,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外科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胆石症患病的饮食行为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饮食行为因素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同期选取120例非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成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饮食状况、行为情况,分析饮食行为因素对胆石症患病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胆石症发病的饮食影响因素主要为食用油种类、是否食用煎炸类食物、水果摄入量、是否喜欢食用肥肉肥肠、喜辣程度、平均每周吃辣次数.多因素分析结果:吃辣次数为胆石症发病的饮食影响因素.结论 饮食行为与胆石症的发病有着紧密的关系,吃辣次数与胆石症发病危险性呈正比.

    作者:陈玉生;顾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心脏彩超诊断,依次测量患者的LVEF、LAD、LVDD等各项指标,根据LVEF的检查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LVEF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LVEF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LVEF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LVEF,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LVEF指标没有特异性,不能单一的被当作确诊的标准,但是其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时监测的指标,应该将其重视起来.

    作者:杜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究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 分析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中的60例进行观察,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止泻、退热、住院等时间分别为2.17±0.63分、1.04±0.33分、6.45±0.34分,相比于对照组的效果较优(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选取临床护理路径给腹泻患儿使用的效果显著,可以将其临床症状有效缓解,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华;黎凤联;廖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探讨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方法及质量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近期收取2000件待处理污染医疗器械为例,包括手术剪、止血钳、镊子等各类临床常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类医疗器械1000件,其中,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路径模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流程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观察对比两组器械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总体合格率为99.9%,对照组总体合格率为96.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质量控制路径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升其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应用优势显著.

    作者:王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应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细节护理应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的手术患者,采取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高彩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8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护理方式不同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护理方式为预见性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评估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及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远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仅发生1例便秘和1例肺部感染,而对照组患者便秘、尿路、肺部及压疮并发症均有发生,效果远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救治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更突出,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韩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行动研究法在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在老年期痴呆患者进食护理中应用行动研究方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8例老年痴呆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并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比组实施常规进食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依照的进食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营养生化各指标在护理后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并优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期痴呆患者中实施以行动研究法为基础的进食护理方法,提升了患者的自主进食能力,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能够带来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涛;王恩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护理分析

    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神经内科中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神经内科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手段,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总满意度方面的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上所述,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SCL-90量表各个细分项都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07月ˉ2017年0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细菌和支原体作为病原依据把患儿分为细菌组(35例)和支原体组(35例),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格检查的3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检测3组儿童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和C-反应蛋白阳性率.结果:细菌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支原体组患儿和对照组的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4.29%,显著高于支原体组的22.86%和对照组儿童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肺炎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使用及借鉴价值.

    作者:秦雪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护理的比较

    目的:比较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置管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212例应激条件下患者,所选患者入院时均处于紧急应激状态,若不及时抢救有突发死亡的可能,床边静脉穿刺与紧急救治的配合非常重要,本研究涉及到4种静脉穿刺技术:锁骨下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PICC、颈内静脉穿刺,根据患者入院情况给予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置管.结果:经过急诊救治之后,10例患者急诊内死亡,164患者接受住院治疗,38例急诊留院观察出院;13例患者首次穿刺失败、18例置管后脱管、11例管腔堵塞.结论:针对急诊应激状态下患者,可通过不同静脉穿刺置管方法进行救治,股静脉穿刺置管安全性、准确性均比较高.

    作者:杜丽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方法:观察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春莉;张文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116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58)、风险组(n=58).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法,对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予以统计对比.结果:风险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分别为6.9%、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法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马春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对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对无痛人流临床效果以及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择期进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共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丙泊酚为麻醉药物,观察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检测并记录孕妇麻醉前、术中、术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呼吸,观察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VAS疼痛评分法评价孕妇宫缩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状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宫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用能够有效控制孕妇生命体征,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和宫缩痛.

    作者:陈永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ˉ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反应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提升综合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颜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电图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心电图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8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做回顾性分析,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14名患者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而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开展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心电图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期间,均由专门工作人员记录其心率和收缩压,并对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后发生心绞痛的比例进行记录)以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9%;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7.5%,而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为87.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心电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改革基础医学教育理念,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医学能够通过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结合,不断带动自身发展.转化医学,因其符合医学的发展规律,在本世纪初被提出后便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促进国内转化医学发展,业界人士开始尝试对基础医学教育理念进行改革,期望能够为转化医学发展提供保障,这也是本文将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作者:唐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的综合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方法随机选取36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门诊部收治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3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8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8名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7.78%,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4% 结论开展综合护理的对照组18例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实验组,且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患者,应该将综合护理推广到门诊护理工作中.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痛风石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痛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受试对象中西医基础治疗,给予实验组受试对象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大痛风石直径平均为18.03±2.89,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大痛风石平均直径为18.12±3.0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的痛风石大直径平均为13.99±3.02,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17.13±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痛风石直径差值平均为4.21±1.43,大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0.98±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6.11±0.87,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VAS评分平均为5.99±1.0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VAS评分平均为1.32±0.18,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2.36±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平均为4.65±1.21,大于对照组的3.36±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可减小痛风患者痛风石的粒径,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得峻;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帕金森患者的康复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对帕金森病人的康复以及护理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市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30例帕金森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积极治疗、康复与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的30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通过对所有患者长达6个月的观察,本次研究中的30例帕金森患者在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要明显高于护理前,且P

    作者:米日班姑丽·米吉提;吐逊那依·买买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7例),对照组患者以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评分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辩证方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较高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俊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