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石症患病的饮食行为因素分析

陈玉生;顾婷婷

关键词:胆石症, 饮食,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行为因素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同期选取120例非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成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饮食状况、行为情况,分析饮食行为因素对胆石症患病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胆石症发病的饮食影响因素主要为食用油种类、是否食用煎炸类食物、水果摄入量、是否喜欢食用肥肉肥肠、喜辣程度、平均每周吃辣次数.多因素分析结果:吃辣次数为胆石症发病的饮食影响因素.结论 饮食行为与胆石症的发病有着紧密的关系,吃辣次数与胆石症发病危险性呈正比.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对鼓膜穿孔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鼓膜穿孔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纳入53例自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鼓膜穿孔诊治的患者,对患者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结果:共50例患者鼓膜愈合,愈合率为94.34%,3例患者愈合效果不理想,占5.66%,没有患者出现耳鸣、面瘫以及眩晕等并发症.手术后患者气道(导)听阈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前,术后气骨导差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鼓膜穿孔应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能够显著提高鼓膜穿孔愈合率,可取得确切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

    作者:赵智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就心理护理在ICU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及监护的8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组间对比P<0.05.结论:为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对病情转归具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中应用对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8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49)、全程组(n=49).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全程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全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尿液检验中尿常规和尿沉渣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尿液检验中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法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7年2月-2017年7月来我院检验科进行检查的病患,随机选取100例病患的尿液样本,首先将对所有样本实施沉渣法加以检测,再运用尿常规检测法加以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比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法在尿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中检出率,二者检出率对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无对比价值P>0.05.结论:尿常规和尿沉渣检查法运用于尿液检验中均能对其给予有效的分析,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且在临床中运用得较为广泛,为此,可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以此来提升尿液检查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庆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甲减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在甲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研究组给予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心理护理为辅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是否得到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度评分为(20.45±9.26),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度评分为(22.46±9.4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减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之后,患者病情、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提高,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李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论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水平的方法

    通过住院医师的培养,通过住院医师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以临床科室轮转的方法,使其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住院医师的工作任务、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及职责,能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学习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在轮转期间,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熟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和管理原则,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管理制度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住院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

    作者:王鹏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雍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析药物使用中的风险管理

    目的 分析我院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方法 归纳总结我院药品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结果 医院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临床上常见的为处方不合理、药物调剂错误、药物使用交代不清,为此应该制定风险管理的措施,如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药剂科风险管理机制、实行自我检查和互相监督、合理采购药物、书面提醒、口头提醒与作业单据提醒并归纳总结;结论 在医院内的工作上实施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全院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临床上实施风险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痛风石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痛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受试对象中西医基础治疗,给予实验组受试对象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大痛风石直径平均为18.03±2.89,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大痛风石平均直径为18.12±3.0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的痛风石大直径平均为13.99±3.02,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17.13±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痛风石直径差值平均为4.21±1.43,大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0.98±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6.11±0.87,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VAS评分平均为5.99±1.0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VAS评分平均为1.32±0.18,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2.36±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平均为4.65±1.21,大于对照组的3.36±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可减小痛风患者痛风石的粒径,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得峻;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07月ˉ2017年0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细菌和支原体作为病原依据把患儿分为细菌组(35例)和支原体组(35例),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格检查的3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检测3组儿童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和C-反应蛋白阳性率.结果:细菌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支原体组患儿和对照组的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4.29%,显著高于支原体组的22.86%和对照组儿童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肺炎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使用及借鉴价值.

    作者:秦雪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7例),对照组患者以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评分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辩证方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较高可靠性与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俊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中医内服辅以外洗的方式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中医内服外洗方法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振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心脏彩超诊断,依次测量患者的LVEF、LAD、LVDD等各项指标,根据LVEF的检查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LVEF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LVEF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LVEF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LVEF,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LVEF指标没有特异性,不能单一的被当作确诊的标准,但是其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时监测的指标,应该将其重视起来.

    作者:杜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短期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住院先后顺序法分为对照组(n=49)和治疗组(n=49),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热敷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远较对照组高(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颈肩腰腿疼痛患者,运用中医针灸+中药热敷联合治疗的短期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窦晓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化学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查中应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受尿常规检查的240例患者,分别进行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及联合法检查.记录比较所有患者以上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为17.5%(42/240),明显高于尿沉渣法[6.3%(15/240),P<0.05];但尿沉渣法白细胞阳性率达20.0%(48/240),明显高于干化学法[7.5%(18/240),P<0.05].且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对比,联合法白、红细胞阳性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干化学法(18.8%)、尿沉渣法(16.3%)相比,联合法总错误率为6.3%,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查中将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联合应用具有取长补短的效果,更能有效提高检查准确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

    作者:刘秋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运用的有效性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脊柱外科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实行外科疾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期间是否出现压疮、便秘、泌尿系统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且在患者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评价标准设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后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实行优质护理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93.3%,而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在73.3%,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概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外科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且降低并发症感染率,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黎柳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2例糖尿病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检验.研究组:实施生化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7.18%比参照组的84.51%要高,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验,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但是综合各方面而言,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减少漏诊的情况,利于医师制定治疗计划,稳控好血糖,抑制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高建丽;曹爱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具体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45例/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45.13±3.87)分、生活质量(78.47±3.4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宇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异常结果反馈时间、正确执行医嘱时间、检查预约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数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红霞;庄小娟;刘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门诊部门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患者为60人.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在治疗前后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就护理的满意程度而言,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2.0%,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采取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医院门诊的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能够提高医院门诊部门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杜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