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儿110例,双盲法分两组各55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选择.
作者:刘永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ICU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雍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均行常规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评估诊断价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阳性率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细胞涂片60.00%,P<0.05;CEA、CK7属于腺癌细胞特异性抗体,Calretinin属于间皮性肿瘤细胞特异性抗体,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选择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进行肺腺癌和间皮瘤的鉴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理念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治疗的乳腺癌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抑郁、焦虑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抑郁、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83%)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乳腺癌病人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种护理理念值得被推广在临床上.
作者:赵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给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2%,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9%,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因此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刀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黏连性小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黏连性小肠梗阻患者76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自我管理、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黏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秋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采用综合护理服务对患有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症的病人进行干预,从而明确综合护理在雾化吸入中的护理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接受综合护理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症患者作为治疗组,将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35例患者并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舒适度与对护工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终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达到97.1%,对照组患者仅为77.1%,涉及临床效果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合并常规治疗应用于患有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症的病人的雾化吸入过程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荐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巧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64例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6小时同一时段视觉疼痛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生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个体局部疼痛,促进个体术后恢复,对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38例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9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19例,予以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Scr(血清肌酐)、BUN(尿素氮)以及Ccr(内生肌酐)无较大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半年存活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确保患者短期存活率,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痛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受试对象中西医基础治疗,给予实验组受试对象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大痛风石直径平均为18.03±2.89,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大痛风石平均直径为18.12±3.0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的痛风石大直径平均为13.99±3.02,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17.13±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痛风石直径差值平均为4.21±1.43,大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0.98±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6.11±0.87,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VAS评分平均为5.99±1.0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VAS评分平均为1.32±0.18,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2.36±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平均为4.65±1.21,大于对照组的3.36±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可减小痛风患者痛风石的粒径,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得峻;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门诊部门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患者为60人.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在治疗前后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就护理的满意程度而言,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2.0%,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采取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医院门诊的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能够提高医院门诊部门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杜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比较紫癜性肾炎患者与正常人脾静脉管径(D)、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TAV)及脾静脉血流量(Q),提出从脾诊治的思路,分析彩超对紫癜性肾炎的诊治价值.方法 80例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在发病初期首诊时给以彩超观察脾静脉管径(D)、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TAV)及脾静脉血流量(Q),并与正常人群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的平均脾静脉管径、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脾静脉血流量均高于正常人群,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彩超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对提出治疗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顾江滨;孙福栋;宋月梅;李强;刘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与情景模拟法实践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科护理专业的46名学生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合情景模拟法实践方式,并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使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与情景模拟法实践方式融入内科护理教学中,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内容,使循证护理意识和护患沟通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体现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成效.
作者:田琦;关宇航;陈烨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4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比较常规组75.00%总有效率更高,两组疗效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水平的关注和医疗技术的提升,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多都选择将矛盾和困难在源头处就加以解决.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当中为重要同时也是需要熟练操作和较高水平医护人员才能够进行管理和治疗的科室和场所,由于在重症监护病房当中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严重,而且其侵入性的医疗操作要明显高于其他,所以对其建立感染预警模型不仅能够对医院当中的感染病菌和人员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通过主动治疗提升其治疗效果.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作者:胡景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习惯性流产应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两年间治疗的习惯性流产患者78例,根据选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烯丙雌醇治疗,对照组在宫缩发生时给予硫酸镁,观察组发生工作是给予利托君,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黄体酮激素含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体酮激素含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应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并且该种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作者:肖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为今后我院的儿科疾病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随机选取48例自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患者,分别对这48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情访问,再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的保存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儿科疾病护理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了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结论:扫除医院的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助于提高病人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董玉芬;张慧茹;刘洁;戢新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帕金森病人的康复以及护理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市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30例帕金森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积极治疗、康复与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的30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通过对所有患者长达6个月的观察,本次研究中的30例帕金森患者在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要明显高于护理前,且P
作者:米日班姑丽·米吉提;吐逊那依·买买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以西地兰和地高辛治疗,给予研究组以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方作春;董为技;杨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的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与差错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诊到达现场时间、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差错发生率四指标各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马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