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班姑丽·米吉提;吐逊那依·买买提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均行常规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评估诊断价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阳性率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细胞涂片60.00%,P<0.05;CEA、CK7属于腺癌细胞特异性抗体,Calretinin属于间皮性肿瘤细胞特异性抗体,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选择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进行肺腺癌和间皮瘤的鉴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牙齿矫正中不同材料矫正器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通过牙齿矫正器进行口腔牙齿矫正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65),对照组选择弹力结扎圈进行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不锈钢结扎钢丝进行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扎时间、拆除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展开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扎时间、拆除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弹力结扎圈与不锈钢结扎丝均具有良好的口腔牙齿矫正效果,其中不锈钢结扎丝优势明显,但时间较长,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适宜的材料.
作者:侯金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的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与差错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诊到达现场时间、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差错发生率四指标各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马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析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44例患者,疾病类型是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44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研究组(22例;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22例;常规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总有效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诱发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是患者身体免疫力差、实施侵入性操作及呼吸系统障碍等.结论:重症监护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护理措施是针对性护理,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作者:杨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水平的关注和医疗技术的提升,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多都选择将矛盾和困难在源头处就加以解决.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当中为重要同时也是需要熟练操作和较高水平医护人员才能够进行管理和治疗的科室和场所,由于在重症监护病房当中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严重,而且其侵入性的医疗操作要明显高于其他,所以对其建立感染预警模型不仅能够对医院当中的感染病菌和人员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通过主动治疗提升其治疗效果.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作者:胡景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踝关节融合术,参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临床效果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踝关节融合术应用于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能有效减少患者创伤、骨愈合时间短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炳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8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护理方式不同分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护理方式为预见性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评估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及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远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仅发生1例便秘和1例肺部感染,而对照组患者便秘、尿路、肺部及压疮并发症均有发生,效果远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救治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更突出,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韩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尼莫地平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4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入组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选取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研究组22例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在临床总有效率、MMSE评分、CDR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病理活检在诊断尘肺病中的地位及肺泡巨噬细胞(G-js)、淋巴细胞(Lb)、中性粒细胞(Zx)在尘肺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本课题通过对临床上99例通过高千伏X线及相关职业接触史临床疑似尘肺病的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终确诊尘肺病患者91例,检测不同分期患者肺泡灌洗液中G-js、lb、zx百分比.结果:Ⅰ期尘肺患者共55人,其中巨噬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0.81%±0.095)、(5.65%±0.057)、(3.79%±0.068);Ⅱ期尘肺患者共28人,其中巨噬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3.05%±0.089)、(5.43%±0.049)、(4.92%±0.083;Ⅲ期尘肺患者共8人,其中巨噬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6.13%±0.033)、(6.5%±0.042)、(2.13%±0.021).通过统计学分析,三期尘肺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差异(P=0.157>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P=0.487>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P=0.824>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通过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尘肺分期的递增,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百分比也呈现出递增趋势.结论:经支气管镜病理活检对确诊尘肺病具有重要意义;尘肺病的分期与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关;尘肺病的分期与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百分比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尘肺分期的进展,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作者:张峰;孙庆亮;马祯一;沈小英;王海明;王群苹;张小庆;彭草云;沈爱娟;叶甫澄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结核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8例结核病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49)、优质组(n=49).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统计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对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及健康宣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就心理护理在ICU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及监护的8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组间对比P<0.05.结论:为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对病情转归具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预防压疮的专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压疮发生率、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提供针对预防压疮的专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压疮的概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进娜;董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57.5%)、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效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35.0%)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单味硝苯地平治疗相比,血压控制效果更佳,是一种有效的降血压治疗方案.
作者:沈万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于临床骨科老年患者,在应用手术治疗中,由于老年患者存在守旧观念,多会对受阻治疗产生排斥,从而导致临床围术期骨科老年患者易发生精神障碍,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加重医护人员负荷,为患者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措施,骨科老年围术期患者,其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低氧血症,是导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相关风险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研究组经识别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后,采取风险识别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患者精神障碍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临床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识别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并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骨科老年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并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形成.
作者:崔月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病情危重,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将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拉近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进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焦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骨科病区护理质量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结果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1);护理质量在全院的排序位置提前.结论 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小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查中应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接受尿常规检查的240例患者,分别进行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及联合法检查.记录比较所有患者以上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为17.5%(42/240),明显高于尿沉渣法[6.3%(15/240),P<0.05];但尿沉渣法白细胞阳性率达20.0%(48/240),明显高于干化学法[7.5%(18/240),P<0.05].且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对比,联合法白、红细胞阳性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干化学法(18.8%)、尿沉渣法(16.3%)相比,联合法总错误率为6.3%,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查中将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联合应用具有取长补短的效果,更能有效提高检查准确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
作者:刘秋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专职康复护理指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2月ˉ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治疗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康复护理指导的观察组在便秘、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使用康复护理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安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比较紫癜性肾炎患者与正常人脾静脉管径(D)、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TAV)及脾静脉血流量(Q),提出从脾诊治的思路,分析彩超对紫癜性肾炎的诊治价值.方法 80例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在发病初期首诊时给以彩超观察脾静脉管径(D)、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TAV)及脾静脉血流量(Q),并与正常人群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的平均脾静脉管径、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脾静脉血流量均高于正常人群,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彩超对紫癜性肾炎患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对提出治疗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顾江滨;孙福栋;宋月梅;李强;刘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具体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45例/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45.13±3.87)分、生活质量(78.47±3.4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宇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