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EGF、HCY及颈部血管彩超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伍海军;张波

关键词:VEGF, Hcy, 颈部血管彩超, 颈动脉狭窄
摘要:目的:研究VEGF、HCY及颈部血管彩超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病人进行血清及HCY水平测定的效果,针对颈动脉彩超分组情况分别测算各组VEGF及HCY水平平均值,再选取同时期无管腔狭窄患者20例对照分析.结果: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病人VEGF及HCY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颈动脉越狭窄,VEGF及HCY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HCY及颈部血管彩超与颈动脉狭窄相关性强,病变程度越严重,VEGF、HCY水平越高.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就心理护理在ICU重症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及监护的8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组间对比P<0.05.结论:为ICU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对病情转归具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理念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理念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治疗的乳腺癌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抑郁、焦虑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抑郁、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83%)优于对照组(68.7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乳腺癌病人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种护理理念值得被推广在临床上.

    作者:赵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对人流术后宫缩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对无痛人流临床效果以及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择期进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共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丙泊酚为麻醉药物,观察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检测并记录孕妇麻醉前、术中、术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呼吸,观察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VAS疼痛评分法评价孕妇宫缩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状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宫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用能够有效控制孕妇生命体征,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和宫缩痛.

    作者:陈永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门诊部门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患者为60人.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在治疗前后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就护理的满意程度而言,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2.0%,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采取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医院门诊的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能够提高医院门诊部门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杜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肩袖损伤患者行肩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护理配合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10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均在手术的过程中行护理干预配合,并对患者的护理配合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解.结果:通过本次研究,100例肩袖损伤患者在肩关节镜治疗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配合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未出现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行肩关节镜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配合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银华;卢利华;徐佳莉;李薇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胺碘酮罕见不良反应一例

    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其带来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常见副作用包括甲状腺毒性、肾功能不全、光敏毒性、恶心、呕吐等,胺碘酮肝脏方面的副作用相对少见,以胆汁淤积性肝病为表现者更为罕见,且往往预后欠佳,我们经治了一例胺碘酮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病同时合并腮腺、皮肤受累的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惠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诊科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出现过护理风险的急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对于这100例出现过护理风险的患者中,其中因未及时观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因素占10%,患者自身情况因素占70%,用药种类复杂因素占4%,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因素占7%,医院制度与常规因素占9%.结论:在应对急诊科的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与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等,营造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缓,预防医疗纠纷.

    作者:喻道舫;章萍;杜国强;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观察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规范组48例患者实施规范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痰痂形成次数、吸痰次数、管道护理与清理频率进行比对与观察.结果 经过相应护理后,规范组的痰痂形成次数、吸痰次数、管道护理与清理频率明显少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性护理干预对于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减少吸痰与管道清理的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蒙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HIV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HI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382例确诊HIV感染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其中有225例患者为早期感染,有157例患者为中晚期感染,所有患者均给予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比较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对HIV感染检出情况.结果:早期感染患者核酸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抗体检测(87.1%VS80.2%),中晚期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核酸检测(80.4%VS85.9%),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早期HIV感染与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以及抗体检测准确性具有较大差异,早期HIV感染患者核酸检测准确性高,中晚期HIV感染患者抗体检测准确性高.

    作者:古继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对减少患者疼痛及提高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依据便利抽样法将9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骨外科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无痛(6.67%)及轻度疼痛(35.56%)发生率均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度疼痛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疼痛及剧烈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一般满意9例,非常满意34例,满意度95.56%(4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殷会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ˉ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反应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提升综合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方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颜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对性护理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外科疾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评价标准设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后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实行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93.3%,而对照组患者满意程度在70%,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外科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黄月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的综合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方法随机选取36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门诊部收治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3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8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8名患者则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7.78%,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4% 结论开展综合护理的对照组18例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实验组,且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患者,应该将综合护理推广到门诊护理工作中.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2例糖尿病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检验.研究组:实施生化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7.18%比参照组的84.51%要高,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验,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但是综合各方面而言,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减少漏诊的情况,利于医师制定治疗计划,稳控好血糖,抑制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高建丽;曹爱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T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T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放化疗,观察组采用TP方案同步放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临床疗效较单纯放化疗治疗好,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胡勇;莫游龙;李加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二仙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BUN和SCr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仙汤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时,对患者血清BUN(尿素氮)和SCr(肌酐)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沽源县中医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二仙汤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UN和SCr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指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时,辅助中药方剂二仙汤,可以明显降低血清BUN和SCr指标,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李雪梅;马利刚;于淑君;许明星;吕美丽;王建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乡镇卫生院普外科手术中的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普外科手术中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手术前、手术中、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率分别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合理运用,控制用量,才能发挥抗感染的作用.

    作者:吴小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儿110例,双盲法分两组各55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选择.

    作者:刘永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脓肿患者拒绝口服中药的心理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过程中,患者拒绝口服中药的心理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肝脓肿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其在西医治疗期间拒绝同时服用中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主要有6种原因:1相关知识缺乏,不相信中药2中药口感不好,难以下咽3煎煮繁琐,没时间,4增加费用,5夏季,住院期间煎煮好的中药不好保存,易变质.6相信自己煎煮的中药,但住院期间不方便.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实现肝脓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刘俊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GRT在宫颈癌放疗摆位误差的重复性研究

    目的:探究IGRT在宫颈癌放疗摆位误差重复性问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采用IGRT配合CBCT扫描,每名患者前三次治疗均进行CBCT扫描图像并进行配准,记录下每位患者的共108组摆位误差,并对摆位误差与其他日期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左右平移误差Tx、头脚平移误差Ty和前后平移误差Tz分别为为0.13cm、0.32cm和0.15cm,左右旋转误差Rx、头脚旋转误差Ry和前后旋转误差Rz分别为为0.65cm、0.90cm和0.60cm.头脚平移误差、头脚旋转误差均远大于其他方向.同一方向的三次摆位误差基本没有差异,每一次的摆位误差相比于其他两次的误差不会缩小,误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重复使用IGRT技术对CBCT扫描进行体位矫正,可以进一步减少误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凤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