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英
目的 探讨并分析外科护理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法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校外科实习的专科护理专业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反思性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促进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养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反思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护理的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记忆力,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宋博雅;关宇航;陈烨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管道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52)、细节组(n=52).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细节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予以统计对比.结果:细节组管道处理不当、敷料松脱、欠标识、记录不全面、管道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管道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减少安全隐患,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让素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2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中患者41例,对照组应用利福平口服片剂治疗,治疗组应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进行比较,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起效时间、治疗周期均短于对照组,药物吸收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利福平口服片剂,注射用利福平治疗肺结核起效迅速,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药物吸收良好,值得临床优先推广普及.
作者:白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儿110例,双盲法分两组各55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选择.
作者:刘永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病情危重,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将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拉近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进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焦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护理中使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ˉ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做过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5%)并发症低于对照组(2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自理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护理中使用快速康复理念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霞;吕海丽;彭佳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以西地兰和地高辛治疗,给予研究组以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方作春;董为技;杨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4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比较常规组75.00%总有效率更高,两组疗效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牙齿矫正中不同材料矫正器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通过牙齿矫正器进行口腔牙齿矫正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65)和治疗组(n=65),对照组选择弹力结扎圈进行固定治疗,治疗组选择不锈钢结扎钢丝进行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扎时间、拆除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展开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扎时间、拆除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弹力结扎圈与不锈钢结扎丝均具有良好的口腔牙齿矫正效果,其中不锈钢结扎丝优势明显,但时间较长,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适宜的材料.
作者:侯金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椎管内神经纤维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花费等.结果:观察组采取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椎管内神经纤维瘤手术患者,采取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樊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VEGF、HCY及颈部血管彩超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病人进行血清及HCY水平测定的效果,针对颈动脉彩超分组情况分别测算各组VEGF及HCY水平平均值,再选取同时期无管腔狭窄患者20例对照分析.结果: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病人VEGF及HCY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颈动脉越狭窄,VEGF及HCY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HCY及颈部血管彩超与颈动脉狭窄相关性强,病变程度越严重,VEGF、HCY水平越高.
作者:伍海军;张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常规护理,在出院后实行传统随访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随访模式,经过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其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恩漫;张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神经外科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50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宣教、降低血液凝滞等预防手段,并对形成下肢静脉血栓(DVT)的6例病患进行综合的包括抗凝、溶栓以及功能锻炼等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分析预防及护理效果.结果:在450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病患中,仅有6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并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和综合的护理方法而全部痊愈出院,同时没有形成肺栓塞.结论:对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病患采取科学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手段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有利于病患的术后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彩红;刘进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创伤患者手术后疼痛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工作显得尤为要.综述了疼痛的机制、疼痛的评估,并总结了疼痛的护理干预工作:术前评估与教育、心理护理、镇痛药护理、超前镇痛、替代疗法和平静镇痛等.
作者:蔡梦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对痛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受试对象中西医基础治疗,给予实验组受试对象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大痛风石直径平均为18.03±2.89,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大痛风石平均直径为18.12±3.0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的痛风石大直径平均为13.99±3.02,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17.13±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痛风石直径差值平均为4.21±1.43,大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0.98±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6.11±0.87,对照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VAS评分平均为5.99±1.0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后VAS评分平均为1.32±0.18,小于对照组受试对象的2.36±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平均为4.65±1.21,大于对照组的3.36±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西医基础治疗可减小痛风患者痛风石的粒径,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得峻;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专职康复护理指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2月ˉ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治疗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康复护理指导的观察组在便秘、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使用康复护理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安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附加盐酸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桂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近些年来,在护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由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机械模式转变成了以患者为核心的舒适护理模式.针对患者而言,外科手术是主要心理刺激源,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致使患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为此,在外科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应实施舒适护理,以此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曹凤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ICU肿瘤危重症患者严重感染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86例肿瘤危重合并严重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感染护理,观察组给予感染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危重症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住院天数,缩短治疗时间及感染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常晓媛;赵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慢性鼻窦炎疾病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两年之内所接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接受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手术之后产生复发几率低,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荣师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