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管理在C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黄莉

关键词:
摘要:目的 对CCU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60例患者,综合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患者施以改进后护理方案,比较两种护理方案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方法改进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且改进后的患者不良事件显著低于改进前.结论 针对CCU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给予患者改进后的护理方案,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肺复苏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并依据收治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心肺复苏后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肺复苏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给予心肺复苏后患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效果,减少住院时间,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英;张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炎症治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 x2值检验结果表明,2组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2.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8.7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炎症治疗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志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中采取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2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中,在不影响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的基础上,镇痛效果较佳,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作者:李芬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交叉配血实验的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给受血者提供相合的血液,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和结果:回顾性分析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交叉配血困难的病例,查找其原因,规范操作规程,找出解决对策.

    作者:井新利;张小青;王胜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问题调查探讨

    目的:探讨西药房药品发放差错问题调查结果,并提出有效的药品管理措施.方法:以2015年7月-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设为参照组,实施传统药品管理措施,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药房实施综合化药品管理模式,设为试验组,对比观察两组药品管理具体情况.结果:试验组药品错发率、药品报损率低于参照组,账实相符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房药品管理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尤为重要,其中综合化管理模式优势明显,能够降低药品错发率,可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李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 7年4月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40例,随机选取70例作为观察组,另7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实施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能够快速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兰;付阿丹;王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 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 02例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资料加以研究,分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6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比对2组护理前后VAS评分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评分(1.28±0.33)更低;且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值(18.25±5.41)mmHg、(32.42±8.36) mmHg均更大(P<0.05).结论:针对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常规组的73.68% (P<0.05);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37%,优于常规组的73.68%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兰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进展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腹水和水肿.晚期肝硬化患者因严重的尿钠潴留可进展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RA). RA是指药物治疗不能消退或经排放腹水等治疗后用药物不能有效防止近期复发的腹水.RA是临床医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大,危险性高.临床上多采用限钠、限水、保肝、利尿、腹腔穿刺放腹水、补充清蛋白等综合治疗,本文将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给基层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华琳;尹国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病、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时机.方法 50例重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综合保肝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及血液滤过透析,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化验指标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除A1b外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尤以早期效果佳.

    作者:王艳蕊;董亚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预防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01月~ 2017年07月期间,我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6例.抽签法进行分组护理,并对他们的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学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29.31%),护理总满意度(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81.03%),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丽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 7年9月收集的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建中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

    人文关怀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理念,意在以患者为核心,从患者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帮助患者解决身体、心理各方面的问题.优质护理服务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客观要求,加强人文关怀,体现医者仁心,优化医疗改革工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罗植尹;向怀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治疗门急诊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治疗门急诊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门急诊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中选择82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各41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常见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观察组也有提示较之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相较于普米克令舒而言,对小儿急性喉炎采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月至6月以及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这两个阶段的10名工作人员予以研究,前一阶段予以常规管理(参照组),后一阶段予以品管圈管理(研究组),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增强有关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骏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冠心病心律失常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我院中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胺碘酮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癌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膀胱癌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两组患者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膀胱癌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谢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后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的4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很好的维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茹;袁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不同体位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 对不同体位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予以分析.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5月1日~5月15日静脉采血1191例患儿,根据体位的不同s分为2组,以头皮针类真空采血针为主,对照组予以平卧位,观察组予以端坐位.并对2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样采集不足、凝血、溶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9.49%,高于对照组的89.33% (P<0.05);对照组血样采集不足率、凝血率与溶血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与平卧位相比,端坐位采血的首次成功率更高,采血质量更好,可使反复采血为患儿带来的痛苦明显减少,使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刘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茵栀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茵栀黄单药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对1 00例足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法,B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持续用母乳喂养,对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黄疸消退时间B组为(4.27±1.24)d,显著短于A组的(6.42±1.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把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第一天及第二天经皮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无差异,说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的第三到第七天经皮胆红素水平B组较A组均显著下降,P<0.01,有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酸活菌散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功效显著,可以在今后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