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英;张丽娜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综合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 3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的26.09%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为6.52%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11,观察组为79.54±3.4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方法:收取我院200份血液检验未合格标本,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日直至201 5年11月2日,并对导致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溶血现象、患者身体因素、溶血现象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其中以患者身体因素、容量不够为主,所占比分别为31.00%、30.00%,各项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的百分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患者身体因素、溶血现象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应重视每个采血环节、规范操作,能有避免血液标本发生误差.

    作者:李夏平;龙天蓉;陈亮;冯子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管理方法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在住院患者中的规范使用与管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10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外科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实施常规心电监护,对于观察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心电监护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制定.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设备故障率及维修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改善了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设备故障率.结论:临床上对于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及管理,可将设备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将人为因素对监护效果的影响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叶双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原发性肝癌主要发于胆管细胞或者是肝细胞中的癌症,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肝癌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手段的效果相对较好,患者死亡率较低.文章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技术做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作者:韩兵;史朝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镇痛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析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镇痛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52例分娩产妇,在产妇进产房后,均给予常规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选择进行硬膜外腔给药镇痛法,在宫口开至3cm时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并采用16G的穿刺针进行单间隙硬膜外穿刺,待此膜硬膜外腔后再置管3.5cm左右,固定导管后,给予产妇平卧位,采用一次性注药泵进行镇痛药物的匀速注入.结果:经上述方式的镇痛后,产妇由之前的剧烈疼痛转变为基本无痛,且均成功进行硬膜外穿刺,产妇分娩的各个环节生命体征以及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产妇情绪较之前明显好转,同时阴道分娩平均时间为(4.32±0.25)小时,也无低血压、尿潴留等并发症情况.结论:在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镇痛法的应用效果佳,减轻了产妇分娩疼痛,且并发症少,同时麻醉医师与助产士需全程监护和陪伴,对确保镇痛安全性及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江平;代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定期健康体检对早期预防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分析定期健康体检对早期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接收的健康体检者1000例,对全部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予以分析.结果 此组体检人员中有300例检出不同种类与类型的疾病,阳性率30.00%;其中高血脂所占比例高,为37.67%,其次分别为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所占比例分别为34.67%、32.00%、15.67%.结论 定期健康体检对早期预防疾病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邓月花;张爱红;唐映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适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适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而且不适情况少,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姜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方法的研究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一般以生后一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夏季发病者,大多是严重感染,重度窒息引起.其临床表现是: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低于35摄氏度,重症患儿低于30摄氏度.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严重者可导致肺出血、循环和呼吸衰竭及肾脏等多脏器损害,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危及生命.

    作者:田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其具有科技含量高、执行难度大等特点,已经被视作“高危职业”.同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离不开医疗护理活动.所谓的护理风险指的是入院进行疗养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护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不安全事件.

    作者:肖彦臻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茵栀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茵栀黄单药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对1 00例足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法,B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持续用母乳喂养,对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黄疸消退时间B组为(4.27±1.24)d,显著短于A组的(6.42±1.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把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第一天及第二天经皮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无差异,说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的第三到第七天经皮胆红素水平B组较A组均显著下降,P<0.01,有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酸活菌散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功效显著,可以在今后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食管癌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10月入住我院肿瘤科6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每组30例.在给予不同模式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外,及时给予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患者增强抗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叶爱琴;汪芝珍;陈爱萍;张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 3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的26.09%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为6.52%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11,观察组为79.54±3.4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英;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初发2型糖尿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对照组)以及天麦消渴片+二甲双胍(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巩长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3例,设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循证护理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为预见性护理组,并开展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护理后止血时间、平均出血次数及并发症发生差异情况,并统计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治疗护理后,两组在止血时间、平均出血次数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预见性护理组效果优于循证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达高于预见性护理组,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中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备具优势,因此在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必要时可结合应用以达佳护理效果.

    作者:斯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问题调查探讨

    目的:探讨西药房药品发放差错问题调查结果,并提出有效的药品管理措施.方法:以2015年7月-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设为参照组,实施传统药品管理措施,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药房实施综合化药品管理模式,设为试验组,对比观察两组药品管理具体情况.结果:试验组药品错发率、药品报损率低于参照组,账实相符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房药品管理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尤为重要,其中综合化管理模式优势明显,能够降低药品错发率,可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李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血清sVCAM-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甲钴胺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和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VCAM-1水平都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耳聋的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启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的在临床中患有宫颈癌的年轻妇女患者76例,年龄小于或等于55岁(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然后随机抽取110例年龄大于35岁的宫颈癌女性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增高,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初婚年龄较小,孕产次数较少,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为主,组织深度以小于1/2肌层为主,盆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为常见,结论 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的趋势上升,应该重视年轻妇女宫颈癌病症的筛查,尽早的进行检查诊断.

    作者:李颖;王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究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措施

    目的:探究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了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治疗、随访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肺结核病患者的康复情况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源具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和传播速度广等特点,但对其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作者:陆冰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医学检验是进行诊治的重要前提,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充分重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并才有效措施,障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作者:徐雪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

    目的:探讨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恢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工娱疗活动,观察记录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期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究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学习的1 0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比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管理模式后,其基础知识掌握评分、规范化操作评分以及护理意识评分均明显的提升,与规范化教学管理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能力,规范操作水平,且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