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及时做好市级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焦淑芳

关键词:市级, 孕产妇死亡评审, 降低, 孕产妇死亡率
摘要: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孕产妇死亡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已成为了各医疗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同时为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原发性肝癌主要发于胆管细胞或者是肝细胞中的癌症,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肝癌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手段的效果相对较好,患者死亡率较低.文章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技术做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作者:韩兵;史朝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在应用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前来接受中治疗的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并随机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护理1组与护理2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护理1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2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手段后,护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其他疾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2组患者优于护理1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顾客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白燕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救护理对患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

    目的:对采用急救护理在患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了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70脑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人.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在实施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指数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指数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积极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安玉;刘远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烹饪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对多媒体技术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优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使用的对策,以期为烹饪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吉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6.30%,对照组为74.07%,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生活习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安敏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告知规范探讨

    近些年来,在无偿献血知识不断普及以及临床用血量不断增大的形势下,献血者越来越多.献血后,血液检测结果是否合格是广大献血者都较为关心的问题.根据《血站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可知,血站工作人员应履行告知义务,除了介绍献血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告知献血者血液检测是否合格.多数情况下,献血者血液检测均是合格的,此时可用短信告知结果,但对于少数不合格情况而言,应选择比较慎重的方式告知,以免使献血者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增大心理负担.所以,本文现对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告知方式及技巧予以如下综述,为以后相关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樊秀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某医院心内科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60例危重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30例.给予研究组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自护理能力评分(ESCA),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严密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ESC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恢复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在改善其心功能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护理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翔;贾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合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单药1组(n=90)、单药2组(n=90)、联合组(n=90).单药1组应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单药2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联合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治疗,统计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1组、单药2组,数据分别为93.3%、83.3%、8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发生率低于单药1组、单药2组,数据分别为4.4%、13.3%、13.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马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集束化护理减少晚期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减少晚期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的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1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压疮知识了解明显较高,压疮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肿瘤病患,开展集束化护理,能够全面降低压疮发生率,增强患者以及家属对压疮的了解,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首次剖腹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腹产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首次剖腹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腹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二次剖腹产手术的产妇,共有90例,2016年11月-2017年7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并按照首次剖腹产的切口形式分为2组,研究组首次剖腹产的切口形式为腹壁纵切口,对照组首次剖腹产的切口形式为腹壁横切口,对组间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粘连程度予以比较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更短,且研究组的腹腔粘连程度明显更轻,P值均<0.05,组间之间的观察项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再次妊娠打算的产妇而言,应该在首次剖腹产时尽量选择行腹部纵切口形式,以此降低再次剖腹产的风险性.

    作者:宋亚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10例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110例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并给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结果:研究表明,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主要有牙体组织缺损、根尖周病、牙痛、牙齿感觉过敏等;对所有患者采用多次根管或一次性根管治疗后,通过2年随访调查显示,有3例患者(2.70%)在半年内复发,有3例患者(2.70%)在1年内复发,5例(4.54%)在2年内复发.由此可知,通过多次根管或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复发率较低.结论:通过对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给予患者多次根管治疗或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复发率低,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于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福利机构养教康“三位一体”全方位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

    儿童福利机构内99%的孤残儿童身患各种残疾和疾病,他们因为“孤”,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因为“残”,需要特殊的护理、康复与教育.为了促进孤残儿童社会融合,机构要为孤残儿童提供家庭式照料,在给予孤残儿童悉心照顾和治疗的同时,还要融入专业的康复、教育.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总结创新,将教育、康复融入日常护理,为孤残儿童提供“养教康”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护理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孤残儿童生活质量.

    作者:麻培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目的:研究介入导管室护士在职业方面容易存在危害的各类条件并探讨预防和治理措施.方法:按照护士的临床工作深入分析其职业危害形成基础与内容要素.结果:将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概括与总结,从不同方面对其性质给与描述.结论:造成介入导管室护士形成职业危害的因素是多角度多元化的,因而应针对问题原因采取综合性地防护措施,把危害有可能造成地损失控制在小范围内.

    作者:许秀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人性化护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现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运用人性化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显为重要.人性化服务包括责任心、爱心、护理技巧方面的服务内容,终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达到接受治疗的佳状态.

    作者:杜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201 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的68例单纯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按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治疗护理的82例单纯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费用、疾病知识掌握度和家长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1),疾病知识掌握度和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能有效减少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交叉配血实验的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给受血者提供相合的血液,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和结果:回顾性分析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交叉配血困难的病例,查找其原因,规范操作规程,找出解决对策.

    作者:井新利;张小青;王胜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于我院接受诊疗的28例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首发症状均无特异性且不典型,主要体征表现为血栓形成及肝脾肿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84.6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69.2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50.0%. 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中,PV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周围血红细胞明显比突变阴性患者高、ET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及外周血红白细胞明显比突变阴性者高.结论:对于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来说,检测JAK2V617F突变基因不仅影响着诊断,还影响着分类,应予以重视.

    作者:董沙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茵栀黄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茵栀黄单药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对1 00例足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法,B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两组均持续用母乳喂养,对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经皮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黄疸消退时间B组为(4.27±1.24)d,显著短于A组的(6.42±1.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把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第一天及第二天经皮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无差异,说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的第三到第七天经皮胆红素水平B组较A组均显著下降,P<0.01,有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酪酸梭酸活菌散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功效显著,可以在今后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亲情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亲情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90例;2016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亲情护理服务,每组患者各45例,比较2组睡眠时间、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睡眠时间、舒适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亲情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值得研究.

    作者:张艳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冠心病心律失常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我院中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胺碘酮治疗.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