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告知规范探讨

樊秀利

关键词:献血者, 血液检验, 结果告知
摘要:近些年来,在无偿献血知识不断普及以及临床用血量不断增大的形势下,献血者越来越多.献血后,血液检测结果是否合格是广大献血者都较为关心的问题.根据《血站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可知,血站工作人员应履行告知义务,除了介绍献血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告知献血者血液检测是否合格.多数情况下,献血者血液检测均是合格的,此时可用短信告知结果,但对于少数不合格情况而言,应选择比较慎重的方式告知,以免使献血者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增大心理负担.所以,本文现对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告知方式及技巧予以如下综述,为以后相关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并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单元为探究对象,并将其接收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应用绩效管理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绩效管理法,对两组护士及患者的相关护理指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病房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绩效管理法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有效使护理质量与护理成效得到提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王利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和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在口腔正畸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和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正畸,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正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尖牙间宽度等各项疗效评价指标值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8.00%、4.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4.00%、26.00%)(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正畸效果,相较于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有效率和安全性均更高.

    作者:朱曦;谢雄伟;朱毅;蒙兴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初发2型糖尿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对照组)以及天麦消渴片+二甲双胍(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巩长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凭借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用药,对观察组患者结合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合理用药,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控制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提升感染控制率.

    作者:赵家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娩镇痛术与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术与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经自然阴道分娩,观察组实施分娩镇痛联合气囊仿生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镇痛效果、产程时间、配合度与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0级镇痛、Ⅰ级镇痛比例多于对照组,其Ⅱ级、Ⅲ级镇痛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其配合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术与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联合应用可显著缩短阴道分娩产程,提高镇痛效果和配合度,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普及推广.

    作者:李秀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分析进行综合干预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HP清除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增加HP清除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徐小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原发性肝癌主要发于胆管细胞或者是肝细胞中的癌症,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肝癌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等等,这些治疗手段的效果相对较好,患者死亡率较低.文章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技术做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作者:韩兵;史朝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疼痛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整体性护理干预.对比疼痛控制效果.结果 手术后7d,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值为(2.1±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有积极价值,可短期内降低VAS疼痛评分,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救处理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例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立刻停用阿昔洛韦,帮助患者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等.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尿量、临床归转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24h尿量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增加,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肌酐、尿素氮、血钾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等指标也显著好转,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愈率为85.71%.结论 对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不同时期,结合患者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措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平立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

    目的:探讨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恢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工娱疗活动,观察记录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期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将其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35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明显低于对照组42.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得到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段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肾衰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Scr、24h尿蛋白、FB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有效改善肾功能,抑制病情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安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于基层医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护理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效果,为减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了我卫生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控制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预防控制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基层医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恩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必净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血必净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年2008年至2009年间患有急性重症感染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汀药物的静脉注射,而治疗组对患者在进行对照组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必净药物的注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死亡率以及转手术率的比较,分析血必净和乌司他汀在治疗重症感染中的应用.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转手术率相对较低,并且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时间都相对较短.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与乌司他汀在治疗重症感染疾病中有一定的疗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有更好的医学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桥鋆;黄泽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急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目的 进一步分析针刺+推拿治疗颈椎病急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80例颈椎病急性眩晕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实验组在接受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推拿治疗,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颈椎功能与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对比结果差异存在显著(p<0.05);实验组颈椎功能与症状改善程度的ESCV评分(39.55±4.27)明显高于对照组ESCV评分(29.73±3.15),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颈椎病急性眩晕患者经过针刺+推拿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综述

    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细小且通常呈现出网格状分布特点,加之小儿合作依从性较差,因此,在为其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操作过程时,一次性成功率不甚理想.在本文中,笔者详细分析了导致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的常见原因,并综述了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护理措施,旨在为后续的临床头皮静脉穿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肖赛兰;卜述林;陈丽明;陈均英;陈燕萍;马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运用分析

    本文分析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机理,从应用范围、药物配伍、注意事项三方面探究了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运用的具体问题.活血化瘀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果应用不当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在儿童急性肝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2年来使用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方法在16例急性肝衰竭儿童中的应用,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儿童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PICU住院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儿16例.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组内两均数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 6例患儿均行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时间(7.25±2.25)h,连续血液滤过(+透析)时间(120.75±33.45)h.其中治愈出院1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治疗2 d ALT水平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上升,3 dPT明显改善,Cr、TBIL水平明显下降,5 d BUN水平明显下降.结论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相比,治疗性血浆置换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改善急性肝衰竭患儿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周红;李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究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学习的1 0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比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管理模式后,其基础知识掌握评分、规范化操作评分以及护理意识评分均明显的提升,与规范化教学管理前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能力,规范操作水平,且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如何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

    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完善工作管理制度,优化药房服务的流程;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优势;做好药品配发的综合服务工作;多做换位思考,消除医患矛盾问题;丰富用药知识,加强与医师的沟通等方面提出了药学服务水平提升策略,对于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庄泽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