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松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6.30%,对照组为74.07%,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生活习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安敏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某医院心内科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60例危重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30例.给予研究组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自护理能力评分(ESCA),同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严密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ESCA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恢复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在改善其心功能及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护理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翔;贾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接受疏肝健脾方加减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医治方法基础上加以配合疏肝健脾方加减医治干预.结果:经医治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85.00% (34/4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接受疏肝健脾方加减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医治效果,医治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曹立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110例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并给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结果:研究表明,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主要有牙体组织缺损、根尖周病、牙痛、牙齿感觉过敏等;对所有患者采用多次根管或一次性根管治疗后,通过2年随访调查显示,有3例患者(2.70%)在半年内复发,有3例患者(2.70%)在1年内复发,5例(4.54%)在2年内复发.由此可知,通过多次根管或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复发率较低.结论:通过对牙体牙髓病患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给予患者多次根管治疗或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复发率低,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于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探析对患者功能影响的半年疗效.方法:共计选取54例患者且疾病类型是脑卒中偏瘫,病例资料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研究组(27例;康复治疗)和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MA评分、BI评分、FCA评分显著性更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以下统计学结论:P<0.05且存在意义.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显著性改善患者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新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全面提升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建立起布局方式合理的消毒供应室,强化对可重复使用医疗用物的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管理和无菌用品的存放,保证建立健全医院和供应室对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进一步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学习,提升和控制医院的感染意识.结果: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进行提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问题.结论:对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重要方式.
作者:刘春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文就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 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较比二组的妊娠并发症与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98%,参照组分别为20.93%、23.26%;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对减少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优生优育.
作者:宋艳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科室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产科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和焦虑症的发病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得到了明显改善,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此外,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发病率改善相对于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产科危重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焦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可;甘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完善工作管理制度,优化药房服务的流程;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优势;做好药品配发的综合服务工作;多做换位思考,消除医患矛盾问题;丰富用药知识,加强与医师的沟通等方面提出了药学服务水平提升策略,对于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庄泽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肺复苏患者100例纳入研究,并依据收治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心肺复苏后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肺复苏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给予心肺复苏后患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效果,减少住院时间,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英;张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社区2型糖尿病治疗中当归四逆汤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社区T2DM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水平低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PBG、HbAIc、BMI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12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能够收获显著成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闫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介入导管室护士在职业方面容易存在危害的各类条件并探讨预防和治理措施.方法:按照护士的临床工作深入分析其职业危害形成基础与内容要素.结果:将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概括与总结,从不同方面对其性质给与描述.结论:造成介入导管室护士形成职业危害的因素是多角度多元化的,因而应针对问题原因采取综合性地防护措施,把危害有可能造成地损失控制在小范围内.
作者:许秀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小柴胡汤,对照组予消炎痛胶囊,7天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及停药7天后定时记录体温,观察治疗前后体温变化、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观察治疗后的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果治疗组发热完全控制1 5人,有效14人,完全控制率44.1%,总有效率85.3%,对照组发热完全控制7人,有效1 3人,完全控制率为22.6%,总有效率为64.5%,治疗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9,双侧近似P值0.027,P<0.05).
作者:尹国良;李华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中协同护理模式(ca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是指不需要增添额外护理人员,而是支持以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为中心的健康护理,培养病人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大限度地让病人参与医院的护理工作.它的主要目标是:①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大限度地发挥病人和家属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②通过强化健康护理集体的协同作用,发挥职业护士作为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创造一个吸引和稳定护理队伍的环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 2017年5月收治的1 38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及与家庭功能各项指标评分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借鉴.
作者:王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介绍一种腱性锤状指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我科对53例腱性锤状指使用经矢状交汇骨孔缝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41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到6年半,平均18月,根据TAM评定标准:优27例,良13例,差1例,优良率97.6%结论:经矢状交汇骨孔缝合法治疗腱性锤状指手术操作简单、手术费用低、术后护理简便、可以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小阳;陶美文;仇彬;周海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不同体位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予以分析.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5月1日~5月15日静脉采血1191例患儿,根据体位的不同s分为2组,以头皮针类真空采血针为主,对照组予以平卧位,观察组予以端坐位.并对2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样采集不足、凝血、溶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9.49%,高于对照组的89.33% (P<0.05);对照组血样采集不足率、凝血率与溶血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与平卧位相比,端坐位采血的首次成功率更高,采血质量更好,可使反复采血为患儿带来的痛苦明显减少,使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刘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主要对回收的多种盆栽容器进行再设计与利用及中草药植物盆景设计进行了研究,结合资源回收利用基础上的中草药植物盆栽设计实例,提出了设计和推广中草药植物盆栽的方法.
作者:蒋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急诊输液室作为急诊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门诊输液的重要工作,这一科室中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大,是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急诊输液室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药物与技术问题、输液室的环境问题、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石玉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初发2型糖尿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对照组)以及天麦消渴片+二甲双胍(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天麦消渴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巩长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恢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工娱疗活动,观察记录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期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