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宁
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鼻息肉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之后,没有患者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手术之后患者鼻窦和鼻腔进行了充分引流.有40例患者的随访期超过5个月,其中有2 3例患者治愈,1 3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无效,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对于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医生操作视野广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术后随访,清理患者鼻腔等治疗干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文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单药1组(n=90)、单药2组(n=90)、联合组(n=90).单药1组应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单药2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联合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治疗,统计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1组、单药2组,数据分别为93.3%、83.3%、8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发生率低于单药1组、单药2组,数据分别为4.4%、13.3%、13.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马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行白内障手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1∶1的原理随机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80例患者均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采用全程手术配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视力、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于试验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期间有效性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路径组C-DMSES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积极控制疾病,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分析产房助产士的全程陪护在降低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16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有76例,采用传统的产房护理,观察组有8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助产士全程陪护,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率明细较对照组的低(P<0.05),产后24h两组的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产房助产士的全程陪护有助于减少患者产后24h内的出血发生率,维护产妇的生命安全,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交叉配血实验的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给受血者提供相合的血液,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和结果:回顾性分析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交叉配血困难的病例,查找其原因,规范操作规程,找出解决对策.
作者:井新利;张小青;王胜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6.30%,对照组为74.07%,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及生活习惯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安敏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针对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培养适合社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护理从业人员,终实现有效供给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存在的共同问题,尝试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三方面对护理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李玲;艾嘉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搜集资料,了解输液反应产生的原因和分析总结预防措施.结果: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患者及气候因素等.结论:加强管理措施,严格操作程序,增强无菌意识,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立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给予同期实施小梁切除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小梁切除与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治疗后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视力情况较好,并发症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小梁切除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视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雁朋;曾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1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采用米非司酮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选择不同剂量,观察组患者用药剂量为12.5mg/d,对照组患者用药剂量为6.25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同时,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更优(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不同临床效果,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本病有效率更高,同时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
作者:黄伟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析和讨论,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何种措施来延长留置针的留针时间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收纳的各科室的住院患者中选择2017年4月至6月期使用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选择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进行穿刺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使用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延长留针时间,使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大作用.结果 选择针对护理干预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患者使用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显著低对照组的25%. 结论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有关因素的探讨分析,可见在穿刺前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炎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延长了留针时间,不仅减轻患者连续多次穿刺带来的身体疼痛,而且较好地控制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以有效降低,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汪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探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体检的学龄儿童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体检时间段是201 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学龄儿童实行均分,2组学龄儿童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学龄儿童.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传统穿刺,实验组:应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学龄儿童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医护人员配合度、完成体检时间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学龄儿童体检中采用标识定位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姬明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护患沟通在泌尿外科改善护患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工作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等方面的主观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对各方面好评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村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泌尿外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活力人员的信任度,值得关注和应用.
作者:郑萍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了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治疗、随访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肺结核病患者的康复情况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源具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和传播速度广等特点,但对其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作者:陆冰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判断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70例患者为研究案例,考虑到整体治疗方式不同,因此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保胎灵以及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整体效果评价.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对比,94.2%> 74.2%,乙组的成功率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5.7%<11.4%,乙组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娇燕;王秋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观察对象为2010年6月-2013年9月以来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医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之外,给予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患者应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孙占海;常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技术逐渐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对多媒体技术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优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使用的对策,以期为烹饪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吉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诊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为两组各40例.其中,采用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患者,即为传统组;采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患者,即为微创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传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明显较差于微创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微创组患者Harris评分较优于传统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术后各项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谢鸿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减少晚期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的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1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压疮知识了解明显较高,压疮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肿瘤病患,开展集束化护理,能够全面降低压疮发生率,增强患者以及家属对压疮的了解,提升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