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李莉

关键词:喉癌, 气管切开,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喉癌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喉癌气管切开患者1例,给予所有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记录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1例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率为100%,整体护理依从率为100%;护理前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20.38±2.54)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5.52±0.83)分.结论 对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腰椎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纳入观察,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伤椎高度、Cobb角、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指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两组伤椎高度明显增高(P<0.05),其Cobb角明显减小(P<0.05),但两组手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可有效优化其手术效果,改善其术后状况.

    作者:吕育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龙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死患者应用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n=36)、分期组(n=36).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期组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方面,分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的探析

    目的:探析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32例,予以延续护理),对2组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遵医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各相关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份血的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两年在我院住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观察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输血申请单发放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观察组按照制定的输血方案进行输血.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输血后3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观察组的血小板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期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结果,对其进行计划性成分输血,能够有效提高消化出血道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白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护理

    报告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护理经过.

    作者:高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养血疏肝汤对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养血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长谷川痴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郭学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品生产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切实提升药品的质量.药品生产风险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途径,在当前药品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药品生产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齐泽武;贺天鹏;李明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于我院接受诊疗的28例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首发症状均无特异性且不典型,主要体征表现为血栓形成及肝脾肿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84.6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69.2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50.0%.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中,PV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周围血红细胞明显比突变阴性患者高、ET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及外周血红白细胞明显比突变阴性者高.结论:对于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来说,检测JAK2V617F突变基因不仅影响着诊断,还影响着分类,应予以重视.

    作者:董沙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择于我院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70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的SAS分值(65.25±1.33)分明显高于观察组(58.31±0.10)分,且其比较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干预可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地推广与应用.

    作者:柯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探讨

    目的 对儿童消化道异物的特点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寻找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前来接受治疗的198名儿童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采用分析探讨的形式进行总结.结果 在198名患者中男性儿童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儿童患者的比例,且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所有患者中有181人未发现显著临床特点,135人有显著临床钝性异物特点,69名患者出现锐性异物特点.食管中出现异物的患者有7人,十二指肠中出现异物的患者有8人,肠道中出现异物的患者有5人,胃内出现异物的患者184人.在儿童消化道异物排出的过程中自行排出钝性异物105名,用胃镜进行异物取出患者28名,手术异物取出2名.自行排出锐性异物患者35人,胃镜取出异物患者31人,手术取出异物患者3人.结论:在对儿童食道异物取出的过程中,胃镜取出的方法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在胃和十二指肠异物的取出过程中,对小型钝性异物应选择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肠道存在异物的患者首先行保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情形下可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郭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 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0例患者发生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256例,发生率为25.6%,主要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其次为头痛、恶心,后为心悸;引发不良反应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利尿剂,发生率为44.0%;其次为ACEI、复方制剂及中成药、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发生率分别为31.5%、31.4%、30.9%、28.9%;后为钙拮抗剂、ARB,发生率分别为19.8%、15.9%.≥60岁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8.8%(154/534)显著高于<60岁患者21.9%(102/466)(P<0.05).单一用药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率29.1%(135/464)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22.6%(121/536)(P<0.05).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个体化治疗及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胡明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来在本院行子宫切除术的30例本县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随访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选取存有心理负性情绪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存有心理负性情绪的1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由经培训后的妇产科医生、妇产科护士、内科心理医生上门随访,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定期随访、测评及门诊复诊检查,不采取行为纠正及干预措施,比较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SDS评分及S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给予心理干预,不仅可缓解负性情绪,而且可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参照组(n=48)、干预组(n=48).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况、活力方面,干预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患者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7.9%、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艳华;马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缓疗护病房癌症临终患者安宁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舒缓疗护病房癌症临终患者安宁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癌症临终的患者50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舒缓疗护病房的安宁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身体状况还是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来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癌症临终的患者,采用舒缓疗护病房的安宁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心情舒畅,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杨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个性化护理实施的效果与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安全管理与个性化护理实施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产科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39例患者)与对照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与个性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79%,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给予个性化护理与安全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桂花;韩品香;兰晓红;沈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成观察组(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无肺部感染).患者均为近期行胸外科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与麻醉药吸入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及麻醉药吸入量.结论: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量不选择吸入麻醉,优先选择单侧肺部通气,术前应戒烟,医护人员应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患者肺部感染.

    作者:陈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