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永;栾晓满;王红梅;赵志生;陈志贤;康亚新;武小妮;尹国强;王莉
目的:研究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养血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长谷川痴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郭学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方法:纳入9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舒适组采取舒适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前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结果:舒适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舒适组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比对照组好,P<0.05;护理前疼痛、睡眠障碍无显著差异,舒适组护理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比对照组大,均显著减轻,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
作者:王丹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某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因、死因顺位,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利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19.0软件分析某市死因监测点全人群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某市死因监测点2016年居民粗死亡率为624.586.76/10万,男性粗死亡率(724.24/10万)高于女性(442.42/10万)(χ2=486.0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前5位死因之和占全死因比例78.9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不同,城乡死因顺位存在差异.结论 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某市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今后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包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采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采用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存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进行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对比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知识掌握程度,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刘雨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痴呆症,观察对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指标的影响,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涿州市中医医院就诊及治疗的84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作为研究组,按照中医辨证将老年痴呆患者分为肝肾不足、心脾两虚、痰浊瘀阻三种类型,分别给以相应的中医方剂治疗,另外42例作为对照组,单纯给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MSE与对照组的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会明显提高疗效,能更明显改善患者MMSE,可以作为临床诊治的借鉴.
作者:刘建辉;耿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辅以右美托咪啶镇痛镇静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行臂丛阻滞麻醉手术患者90例,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各30例.三组行臂丛阻滞麻醉后10min,对照组1未输注任何注射液,对照组2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啶.比较三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静(OAA/S)评分、镇痛(VAS)评分等变化.结果:观察组在T2、T3、T4时的MAP、HR与T1时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1、2在T2、T3、T4时的MAP、HR与T1时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的MAP、HR与对照组1、2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观察组在T2、T3、T4时的OAA/S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1、2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应用右美托咪啶,镇痛镇静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护理具体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2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名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1名乳腺癌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7.73%,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91% 结论实施针对系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干预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84例,随机将所选病人分成两组,常规组42例病人行常规护理,延续组42例病人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延续组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干预中应用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依从性,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深静脉血栓是因深静脉官腔中的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导致的并发症现象,是骨科中非常严重的一类并发症.不同学者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所不同,但均在20%以上.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原发性高凝状态、肿瘤、手术以及麻醉,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主要包括机械措施、化学措施以及护理手段.
作者:廖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随着颈椎病发病概率的逐渐增加,对我院的相关病人进行探讨.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住院的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20例,预见性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血常规检验的80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组(n=40)、末梢组(n=40).静脉组患者采集静脉血实施血常规检验,末梢组患者采集末梢血实施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白细胞(WBC)水平方面,静脉组患者显著低于末梢组患者(P<0.05);在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比容(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水平方面,静脉组患者显著高于末梢组患者(P<0.05);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水平方面,两组患者对比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作者:武元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筛查中心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共90例,应用滤纸干血片生物素一亲合素酶标记法测定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确诊及复诊时血清TSH、FT4、FT3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并进行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诊治护理后,所有病例治疗1月后,临床表现消失,大部分患者血清FT41月内恢复正常,88例患者的体格发育及DDST测试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筛查是早期诊断甲低的关键,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实施及时的诊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筛查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3月20日至2017年03月20日期间93例小儿疝气患儿,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即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试验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时,试验组各项指标较低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4.2%,护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6.0%,护理满意度为82.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儿进行手术护理时,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其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同时可以改善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确保患儿住院时间、离床时间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西洋参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掌握西洋参药材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筛选佳农残检测及脱除方法,以尽量减少或避免西洋参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根据今年有关中药农残的文献报道,就农残种类、脱除方法等方面做一总结,目前采用高氧化性次氯酸盐及臭氧进行农残的分解.
作者:沈蔚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术后病患进行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病患384例临床资料.同时以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SCQIPP问卷调查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病患调查问卷中,问题值为2.9-4.8分,护士问卷为3.4-4.9分.两组受试者的信任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护士分数相比,患者对于环境分数评分更高,两者行为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CQIPP问卷调查能对病患术后疼痛护理质量给予良好评价,且指明了术后疼痛护理改进方向,值得推广.
作者:张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主要调查患者抗生素使用以及医院临床用药的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浪费和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参考本地某医院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情况及外科手术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对该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结论:该院使用抗生素的不合理现象广泛存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全面拓展临床药学服务,充分发挥其药学服务功能.
作者:吴景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胃镜及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方法:对2016.01至2016.12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研究,对比其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胃镜相比病理诊断而言符合率为87.5%(P<0.05).结论:对于慢性姜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准确率更高,但不可完全否认胃镜检查,临床可将两者联合应用.
作者:张义朝;梁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目前较高的就业压力下尤其如此,本文论述了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利用自己专业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黄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按照常规程序开展手术共885例,2015年1月至12月采用手术安全核查方法开展手术共896例,记录手术安全核查的开展及实施情况,对2014年和2015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感染率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开展以来,手术室工作质量及手术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2014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为92.7%,手术感染率为8.8%;2015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至96.3%,手术感染率降低至3.6%;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具有可行性,可有效提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作者:沈红侠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