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周静

关键词:EB病毒,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关性
摘要: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RA组,同时选取院内门诊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和EB病毒感染与RA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组的EB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P<0.05);RA组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B病毒感染与各项RA实验室指标均无关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的发病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应当于临床中予以高度重视.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较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较于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实行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30例实行靶控静脉麻醉,实验结束后,分析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以及苏醒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各项以及苏醒指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相对于靶控静脉麻醉来说,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实行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更佳,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将其作为首选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迟同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的探析

    目的:探析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32例,予以延续护理),对2组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遵医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各相关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护理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6例进行分组观察,根据临床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关怀组,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关怀组同时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关怀组患者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维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科医疗模式防治社区慢性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全科医疗模式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定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体检、健康教育、慢性疾病随访等全科医疗模式服务,同时选取实施全科医疗模式前的社区居民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的慢性病建档率和患者对相关知识的具体情况.结果:全科医疗模式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的建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科医疗模式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患者对各自疾病的知晓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中实施全科医疗模式,能够明显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0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00%,两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的联合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更佳,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面明显优于阿莫西林.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共116患眼)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我6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患者(56患眼),B组50例患者(60患眼).A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术后1d的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的裸眼视力均与对照组在同一水平,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晶体悬韧带离断、角膜水肿、后囊撕裂、虹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43.3%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能够取得与超声乳化术相当的视力水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

    报告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加强健康宣教,这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并给出积极的护理对策.[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人员配比、业务素质、责任心;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坏境的管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等问题是造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建立健全、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自身业务能力、责任心,注意环境设施及医院人员的卫生问题是解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晓璐;李淑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看,护理安全还应该包括护士的执行安全,即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笔者对于这一特殊的高风险群体,着重分析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杜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方法研究

    急诊科室的昏迷患者种类较多,临床上及早诊断发病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106例急诊昏迷患者进行了分析,对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是:迅速、正确的分诊以及规范的急救流程是影响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步骤.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 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0例患者发生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256例,发生率为25.6%,主要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其次为头痛、恶心,后为心悸;引发不良反应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利尿剂,发生率为44.0%;其次为ACEI、复方制剂及中成药、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发生率分别为31.5%、31.4%、30.9%、28.9%;后为钙拮抗剂、ARB,发生率分别为19.8%、15.9%.≥60岁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8.8%(154/534)显著高于<60岁患者21.9%(102/466)(P<0.05).单一用药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率29.1%(135/464)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22.6%(121/536)(P<0.05).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咳嗽、水肿、低血压、眩晕,个体化治疗及联合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胡明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节苷脂钠在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纳在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为缺氧缺血脑病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和患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7天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NBNA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21天,研究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纳辅助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总结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8例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包括胃管、尿管、浅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管,原因包括病人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各种用物材质因素几个方面.结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落实,加强巡视、交接班,改善各种固定措施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尤其是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更为重要.

    作者:柯嫦;张晓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替吉奥单药对比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和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50例老年晚期胰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药物的选择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独的替吉奥以及单独吉西他滨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少20.00%,p<0.05.结论:替吉奥和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方式均效果理想,但是针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采用替吉奥的更为优势,能降低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室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按照常规程序开展手术共885例,2015年1月至12月采用手术安全核查方法开展手术共896例,记录手术安全核查的开展及实施情况,对2014年和2015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感染率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开展以来,手术室工作质量及手术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2014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为92.7%,手术感染率为8.8%;2015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至96.3%,手术感染率降低至3.6%;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具有可行性,可有效提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作者:沈红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心内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进步,在护理工作当中不仅仅需要注意到患者病情的恢复,同时还应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整体性的护理心血管属于一种内科疾病,其在临床当中也较为常见,从其发病的人群来看主要是为中老年人.在目前老龄化程度发展和加深的阶段当中,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数量也已经有所增加.在医改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深入的时期,护理模式也已经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向着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向发展,这种护理理念指导之下的护理行为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且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窦贺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情况.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我院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方面,由于药物联用造成治疗疗效下降的占比61.67%,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类型方面,全身性反应的占比为46.67%,相较于其他不良反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下降,存在全身性反应、低血压以及肝损损伤等不良反应.

    作者:续艳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论肝炎护理措施

    目的:探索肝炎患者的应用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例自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炎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各1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项目,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期间所开展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也明显更低结论:对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综合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现阶段医院检验质量易出现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检验科肩负着为医生提供正确身体数据的重担,那么加强医院检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医院检验质量易出现的问题,并进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为疾病的有效诊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目前较高的就业压力下尤其如此,本文论述了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利用自己专业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黄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