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
目的:分析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按照常规程序开展手术共885例,2015年1月至12月采用手术安全核查方法开展手术共896例,记录手术安全核查的开展及实施情况,对2014年和2015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感染率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开展以来,手术室工作质量及手术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2014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为92.7%,手术感染率为8.8%;2015年时间段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至96.3%,手术感染率降低至3.6%;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具有可行性,可有效提升手术治疗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作者:沈红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影响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等分为两组,一组30例.对照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差异不大,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后,其SDS、S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对改善康复期精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夏华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参照组(n=48)、干预组(n=48).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况、活力方面,干预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患者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7.9%、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100例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地塞米松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高,可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减轻疼痛,改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莲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后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的4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很好的维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3年7月到2016年12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抑郁、焦虑等指标.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 应重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理开导,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工作,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沪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究临床医学上影响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手段.方法:选择县医院二零一五年至二零一六年一整年的血液标本进行专题研究,以患者的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长短以及采血试管放置环境温度作为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的采血部位、试管放置温度和时间长短都是影响血液细胞质量的关键因素,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结论:影响血液细胞质检的因素很多,以上假设的三个变量均能引起血液细胞变性,从采集到存放血液标本,都应该严格按照程序来处理.
作者:宋清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作者:路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x2=7.11,P=0.03),结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鲁云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13日到2017年07月13日期间,骨科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6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划分后,4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CT诊断,另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实验组,患者均进行MRI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进行分别诊断后,实验组患者诊断率95.8%,对照组诊断率81.2%,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形、椎间盘积气、钙化诊出率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程临床诊断时,MRI诊断和CT诊断均具有各自优势,其中MRI的诊出率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按照患者情况选择相应诊断方法,以此提升诊断互补性,从而改善临床诊断率.
作者:许陆艳;张晓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产妇50例,对两组产妇均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需求程度评定,将观察组的产妇进行分类,根据他们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度三个方面进行心理护理需求程度评定.结果:观察组所调查的产后心理护理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低、社会支持程度越低,产妇心理护理需求程度就越大,明显高于其他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心理护理需求程度比较高,且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严重.
作者:张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主要调查患者抗生素使用以及医院临床用药的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浪费和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参考本地某医院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情况及外科手术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对该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结论:该院使用抗生素的不合理现象广泛存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全面拓展临床药学服务,充分发挥其药学服务功能.
作者:吴景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针对于急性胃炎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采用的是分组形式进行比较,将6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则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满意率比较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出对照组15.14%,p<0.05.结论:针对急性胃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夏苗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开展社区护理是否有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辖区内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干预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依从性高的28例,对照组13例.两组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5.0%、70.0%,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沈静妍;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和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50例老年晚期胰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药物的选择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独的替吉奥以及单独吉西他滨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少20.00%,p<0.05.结论:替吉奥和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方式均效果理想,但是针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采用替吉奥的更为优势,能降低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患者3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0.67%、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护患纠纷发生率2%、护理质控评分94.9±1.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8%、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3.33%、护患纠纷发生率8%、护理质控评分85.2±0.7%.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确切.
作者:葛铭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14年10月11日到2016年10月11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多样性护理),各40例,对比2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及血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鲍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32例,予以延续护理),对2组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遵医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各相关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2月一2016年12月的200名护生,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将常规管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将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护生带教情况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带教满意度为86%,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5例HIV/AIDS合并肠梗阻病人的护理,探讨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HIV合并肠梗阻患者在我科住院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5例HIV合并肠梗阻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不会发生职业暴露.加强关爱护理,消除歧视,树立患者信心,有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