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探讨

路近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植物多糖抗癌免疫作用介绍

    从多糖类的生物学功能、化学组成、抗癌免疫、结构分析来叙述多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说明目前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鲍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TIPS术后患者延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对TIPS术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取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行TIP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16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1,3个月后,对其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得分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能使TIPS术后患者遵医依从性显著提高,并且能使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张丽娜;张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模式不断调整和革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作为整体外科护理中重要部分,健康教育对对生存质量甚至人类健康素质的提升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贾叶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实施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以此分析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据数据整理统计发现有患者共计100例,按照丢硬币的方式分为2组,所丢硬币为正面向上的患者标记为研究组,所丢硬币为反面向上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的联合治疗方式,对照组仅单一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组间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在观察项目中,存在数据差异的项目有:组间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研究组的上述指标更有优势性,p<0.05;在观察项目中,不存在数据差异的项目有: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过程中,应该予以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药物的联合使用,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且该种治疗方式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耿晓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和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呼吸机管路及呼吸过滤器装置的时间(延长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作者:胡晓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

    报告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加强健康宣教,这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x2=7.11,P=0.03),结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鲁云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卡托普利联用利尿药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卡托普利联用利尿药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高血压),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5例,分别采用卡托普利+氢氯噻嗪(对照组)以及卡托普利+呋塞米(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卡托普利+呋塞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卡托普利+氢氯噻嗪),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压下降程度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呋塞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不良反应更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彩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益生菌活菌制剂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益生菌活菌制剂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益生菌活菌制剂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手段,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菌群失调率、不良反应率、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益生菌活菌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可以提升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调节菌群平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董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延续服务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延续服务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92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服务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延续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度.

    作者:黄慕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100例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地塞米松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高,可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减轻疼痛,改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莲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手术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护理具体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2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名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1名乳腺癌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7.73%,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91% 结论实施针对系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4月--2017年04月间,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两组,其中常规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予以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达标率.结果:护理之前,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以及血糖达标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血糖指标、血糖达标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更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模式,效果优良,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李翠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新理念.深刻体会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主题、内涵、实质、目标,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做到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作者:郝亚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透析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钙磷代谢紊乱目前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1].血液透析代替肾脏的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透析的频率与毒素的清除息息相关,影响着MHD患者的钙磷代谢[2].本研究通过分析 1 年间本院血液透析中心 MHD 患者的临床指标,旨在探讨不同透析频率对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徐起;顾菁;张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进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成观察组(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无肺部感染).患者均为近期行胸外科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与麻醉药吸入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通气方式、吸烟史、机械通气时间及麻醉药吸入量.结论: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尽量不选择吸入麻醉,优先选择单侧肺部通气,术前应戒烟,医护人员应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患者肺部感染.

    作者:陈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与个性化护理实施的效果与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安全管理与个性化护理实施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产科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39例患者)与对照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与个性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79%,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给予个性化护理与安全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桂花;韩品香;兰晓红;沈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在B超监视、引导下开展困难IUD摘取术的评价

    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是每位育龄夫妇的权利.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较普遍的一种节育方法,但育妇放置IUD后偶有出血、疼痛、异位、嵌顿、带器妊娠等因症取出现象发生,因而具体取器过程有个别困难.在B超监视、引导下开展困难IUD摘取术,有利于技术人员准确、顺利取器,有益于育妇身心健康.本文通过详细资料、数据分析、总结、评价此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牛永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科抗癫痫药物应用研究进展

    就目前而言,临床儿科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就是儿童癫痫,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抽搐.现阶段,伴随我国医疗技术的显著发展,人们对儿童癫痫尤为关注,国内、国外报道儿科癫痫不断增多,现今,抗癫痫的关键方式就是药物治疗.本文就针对近几年来儿科抗癫痫药物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其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58.00%)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0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作者:刘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