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

刘丽莎

关键词:呼吸机管路, 时间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58.00%)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0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护理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护理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2,行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62,行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干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护理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论肝炎护理措施

    目的:探索肝炎患者的应用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例自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炎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各1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项目,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期间所开展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也明显更低结论:对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综合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科收治的80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针对患者术后疼痛,对照组给予手外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减轻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7月13日到2017年07月13日期间,骨科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6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划分后,4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CT诊断,另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实验组,患者均进行MRI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进行分别诊断后,实验组患者诊断率95.8%,对照组诊断率81.2%,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形、椎间盘积气、钙化诊出率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程临床诊断时,MRI诊断和CT诊断均具有各自优势,其中MRI的诊出率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按照患者情况选择相应诊断方法,以此提升诊断互补性,从而改善临床诊断率.

    作者:许陆艳;张晓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后,观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通过数字奇偶法完成所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45例):选择舒适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终就两组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产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结果改善尤为显著(P<0.05).结论:充分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完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通过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使得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能力、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能力得以显著优化.

    作者:燕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供应室无菌消毒与避免患者交叉感染的研究分析

    供应室是每个医院重要的工作场所之一.所以更要加强医院消费供应量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一个市级医院,其中应重视消毒高内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极强生物品缓解的质量管理和完善各项检测措施.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阻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逐个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良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分析个体化护理模式的充分应用,对患者血压以及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数字奇偶法;A2组(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完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A1组,(观察组,67例):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完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就血压水平变化差异以及高血压并发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同A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差异比较,A1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A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差异比较,A1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个体化护理模式的充分应用,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改善以及血压疗效的提高发挥的辅助效果显著,从而避免老年高血压患者呈现出并发症的现象.

    作者:郭卿;李晓娟;徐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并且总结处方调配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同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100张,整理并且分析此100张处方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结果 100例处方中由于医生处方不规范产生调配差错的有30张,由于药品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摆放产生调配差错的有20张,由于调配人员把关不严格产生调配差错的有50张.结论 通过总结引发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同时结合有效措施控制差错原因,能够保证处方调配质量,继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临终关怀护理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6例进行分组观察,根据临床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关怀组,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关怀组同时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关怀组患者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维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临床诊治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筛查中心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共90例,应用滤纸干血片生物素一亲合素酶标记法测定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确诊及复诊时血清TSH、FT4、FT3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并进行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诊治护理后,所有病例治疗1月后,临床表现消失,大部分患者血清FT41月内恢复正常,88例患者的体格发育及DDST测试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筛查是早期诊断甲低的关键,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实施及时的诊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筛查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

    报告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加强健康宣教,这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医学检验发展迅速,在看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认真研究我国医学检验的现状,并采取有效对策,推动我国医学检验进一步发展.

    作者:曹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深入探讨在心胸外科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及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作用于心胸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李佳;曹军华;贾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终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而言,给予其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临终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吴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总结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8例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包括胃管、尿管、浅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管,原因包括病人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各种用物材质因素几个方面.结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落实,加强巡视、交接班,改善各种固定措施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尤其是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更为重要.

    作者:柯嫦;张晓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米索前列醇预防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米索前列醇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米索前列醇肛塞治疗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优于米索前列醇,可作为理想治疗药物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思维导图在慢阻肺康复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慢阻肺康复期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中西医结合病区的40名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方法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结果 实验组在干预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两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有效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该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icco在脓毒性休克病人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Picco指导下的早期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病人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1例脓毒性休克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Picco组和对照组.Picco组22例病人接受Picco监测,以ITBVI及EVLW作为液体复苏的指导指标,对照组29例病人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接受液体复苏,然后记录和比较2组病人在复苏前及复苏后的液体平衡量,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同时比较两组病人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结果:1.在液体平衡方面,两组在6h及48h液体正平衡量无明显差异(6h:845±489ml vs 907±432 ml,P>0.05;24h:2004±1039ml vs1899±720ml,P>0.05),但24h Picco组液体平衡量明显大于对照组(2204±1039VS 1899±720,P<0.05).在复苏后两组病人血乳酸水平较复苏前下降,而且在6h、24h、48h时间点的乳酸清除率Picco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h:14.0±4.7%vs6.8±3.4%,P<0.05;24h:52.6±14.3%vs37.4±16.2%,P<0.05;48h:63.2±29.5%vs 55.9±32.4%,P<0.05);在复苏后两组病人氧合指数较复苏前均有增加,在6h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74.0±87.0VS 171.7±75.8 P>0.05);而在24h及48h Picco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24h:210.2±91.3 vs 182.5±85.8 P,<0.05;48h:296.4±101.3 vs 262.4±95.0,P<0.05).2.Picco组与对照组比较,机械通气通气时间明显减少(57.2(0-74)h vs72.4(0-157)h,P=0.032),ICU住院时间缩短(6.5(3-14)d vs 8.3(4-21)d,p=0.014),而且Picco组的血管活性物质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36.5±6.2mg vs 68.3±15.1mg,P=0.001).然而,两组病人在28天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40.91%vs37.94%,P=0.793).结论:在脓毒性休克病人中运用Picco系统能够尽早改善组织灌注而不会加重容量负荷,同时减少血管活性物质的剂量,提高患者的氧合功能,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缩短ICU住院时间,然而不能降低28天病死率.

    作者:胡长正;曹平;何代忠;曾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方法:纳入9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舒适组采取舒适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前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结果:舒适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舒适组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比对照组好,P<0.05;护理前疼痛、睡眠障碍无显著差异,舒适组护理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比对照组大,均显著减轻,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

    作者:王丹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螺旋CT与MRI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与MRI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03-2017.03期间收治的45例(共90个)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螺旋CT、MRI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结果:螺旋CT组确诊率为82.22%,包含Ⅰ期0例、Ⅱ期16例、Ⅲ期21例、Ⅳ期0例;MRI组确诊率为100.00%,包含Ⅰ期7例、Ⅱ期15例、Ⅲ期23例、Ⅳ期0例.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螺旋CT诊断,MRI用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确诊率相对较高,可为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更准的数据.

    作者:张晓岩;许陆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