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雅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方法:纳入9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舒适组采取舒适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前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结果:舒适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舒适组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比对照组好,P<0.05;护理前疼痛、睡眠障碍无显著差异,舒适组护理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比对照组大,均显著减轻,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
作者:王丹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文分析血透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三方面提出了预防血透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策略,对于提升血透室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问题,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春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旨在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房护理人员24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组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实行由高到低的级别护士分类管理,综合性为老年病房患者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护士护理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护士分层级管理优化后,在护士护理文书、病房管理、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工作质量均比之前有所提升和显著进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干预老年病房护理能有效的提高科室和成员之间综合工作效率,充分调动护士工作主观能动性,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和基本护理的质量需要,并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雪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和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50例老年晚期胰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药物的选择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单独的替吉奥以及单独吉西他滨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少20.00%,p<0.05.结论:替吉奥和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方式均效果理想,但是针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采用替吉奥的更为优势,能降低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肝炎患者的应用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例自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炎患者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各1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项目,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期间所开展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也明显更低结论:对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综合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朱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痛汤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吲哚美辛片口服治疗疾病,观察组则使用中药腰痛汤治疗疾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使用中药腰痛汤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易文彪;邬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院前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送诊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短,抢救成功率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创伤性休克患者提供必要的院前急诊护理,能够显著缩短临床抢救患者所耗费的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经验.方法:院感质控小组通过讲解有关院感及手术部医院感染知识,采取有效的监测、报告、反馈,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院感质控小组在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安改红;崔桂香;李凤霞;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开展社区护理是否有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辖区内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干预组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依从性高的28例,对照组13例.两组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5.0%、70.0%,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沈静妍;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心脏外科患者应用术前护理评估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99例,给予术前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术前护理评估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对手术患者及手术进行全方位、正确的护理评估,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专业性,手术配合更加精准,进一步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需要,提高了手术预见性,对手术用物进行充分准备、应急能力得以提高、相对缩短手术时间、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应用,保证了手术效果,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冬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在降低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的100例食道癌手术患者,所有患者经食道癌手术后均出现了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针对其发生情况成立品管圈,探讨引起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原因,共同商议对策进行干预,观察品管圈成立前后对于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经给予对策干预,品管圈成立后的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品管圈成立前,成立前后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食道癌-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方面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0例进行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对比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知识掌握程度,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刘雨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将PBL教学法用于呼吸科的临床护理相关教学查房中,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笔者调查研究样本是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66例实习护生,按照教学方法区别性分2组,每组33例实习护生,将传统教学法予以参照组实习护生,将PBL教学法予以实验组实习护生,调查2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数值、操作技能评分数值、整体护理评分数值、教学满意统计数值.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数值、操作技能评分数值、整体护理评分数值对照参照组实习护生数值,有P<0.05的统计学显著差异和意义,实验组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统计数值对照参照组实习护生数值,有P<0.05的统计学显著差异和意义.结论:在呼吸科的临床护理相关教学查房中施行PBL教学法显示良好效果.
作者:尹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学科医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并对耐药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论文采用比对研究方案,对于我院一段时间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对其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不用用药阶段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实验,检测出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255种,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其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对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发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而言,感染病原菌主要在呼吸道,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试验发现,其耐药性的趋势不断上升,因此在感染病原菌的治疗方面,应当明确药物使用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雷;顾云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3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的26.09%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为6.52%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11,观察组为79.54±3.4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治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英;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43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将健康者分为对照组.检查两组人员的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脂蛋白(a)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尿酸,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在于低水平血清胆红素,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脂血症.对患者的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进行检测,能够有效诊断出冠心病患者,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文俊;张桂云;张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医院门诊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强化服务宗旨、服务质量才能创新服务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为患者提供高于其期望值的服务,不断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作者:岳睿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出现肠粘性肠梗阻的情况以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比对照组的要短,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留置患者行膀胱冲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近年来入院需留置导尿1周以上且置尿管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冲洗三次及六次,对冲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段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矫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进步,在护理工作当中不仅仅需要注意到患者病情的恢复,同时还应该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整体性的护理心血管属于一种内科疾病,其在临床当中也较为常见,从其发病的人群来看主要是为中老年人.在目前老龄化程度发展和加深的阶段当中,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数量也已经有所增加.在医改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深入的时期,护理模式也已经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向着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向发展,这种护理理念指导之下的护理行为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且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窦贺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