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飞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共116患眼)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我6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患者(56患眼),B组50例患者(60患眼).A组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术后1d的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的裸眼视力均与对照组在同一水平,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晶体悬韧带离断、角膜水肿、后囊撕裂、虹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43.3%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能够取得与超声乳化术相当的视力水平,且并发症更少,临床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方法:纳入92例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急性胰腺炎胃肠减压患者,根据随机表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舒适组采取舒适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前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结果:舒适组患者胃肠减压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舒适组胃肠减压操作舒适度、环境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比对照组好,P<0.05;护理前疼痛、睡眠障碍无显著差异,舒适组护理后疼痛、睡眠障碍等的变化比对照组大,均显著减轻,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服务模式与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
作者:王丹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开展慢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选择奥美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药物施治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5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慢性胃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6例):开展慢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药物施治;观察组(26例):开展慢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药物施治;终就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用药总有效率以及SF-36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9.23%)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96.15%)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SF-36评分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奥美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药物展开,在将总体健康程度加以改善的条件下,显著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用药疗效.
作者:马玉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要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的护理,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机械能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以在今后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马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RA组,同时选取院内门诊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和EB病毒感染与RA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组的EB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P<0.05);RA组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B病毒感染与各项RA实验室指标均无关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的发病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应当于临床中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临床实际所需采取那些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意义.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7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患病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临床症状及治疗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在给予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而言,其引发感染的病因有多种,因而在积极采取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开展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临床感染率、病死率,能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何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并且总结处方调配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同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100张,整理并且分析此100张处方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结果 100例处方中由于医生处方不规范产生调配差错的有30张,由于药品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摆放产生调配差错的有20张,由于调配人员把关不严格产生调配差错的有50张.结论 通过总结引发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同时结合有效措施控制差错原因,能够保证处方调配质量,继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具体临床疗效,为临床手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86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实验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参照组(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结果:组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美容效果总满意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就手术整体效果而言,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更符合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治疗所需.
作者:刘丽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生化汤联合鲜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腰腹疼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产后恶露不绝且合并腰腹疼痛症状的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生化汤与鲜益母草胶囊的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鲜益母草胶囊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腰腹疼痛、产后恶露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36%,与对照组患者(9.0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化汤联合鲜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绝、腰腹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推荐使用.
作者:张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考察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在乳腺肿瘤摆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方法,对照组采用乳腺托架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摆位成功率和重合度.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误差、一次摆位成功率和三轴移位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在乳腺肿瘤放疗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共功率和重合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研究.
作者:祁愿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深静脉血栓是因深静脉官腔中的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导致的并发症现象,是骨科中非常严重的一类并发症.不同学者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所不同,但均在20%以上.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原发性高凝状态、肿瘤、手术以及麻醉,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主要包括机械措施、化学措施以及护理手段.
作者:廖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频率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出合适的适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频率.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透析频率不同分为1组(每周透析4次,)、2组(每周透析3次,)、3组(每周透析2次,).三组的人数分别为45、45、40例患者.观察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钙磷代谢状况、微炎症指标、并发症产生概率和康复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透析初期,3个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2个月后,1组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2组和3组(P〈0.05),1组和2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显著高于3组,而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显著低于3组(P〈0.05),1组的血钙显著高于B组和C组,而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低于2组和3组(P〈0.05).1组的超敏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水平均显著低于3组(P〈0.05).1组和2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3组(P〉0.05).结论 透析频率增高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和减少感染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有助于尿毒症患者的康复,所以推荐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用每周透析4次的高通量透析方案,增加透析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宁雪飞;郭影丽;闫坤;王俊红;王术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教育是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普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使用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共8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家庭护理,将两组家庭亲密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庭亲密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家庭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MSE(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对患者的不同认知功能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极高、高、中、低危组患者MMSE评分的增加,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回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语言能力评分的降低(P<0.05).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越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且缺乏社会活动与体育锻炼等.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分析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140例在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胃镜成像特点.结果:实验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0.00%,胃镜的有效率高,比较两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的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瑜;顾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筛查中心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共90例,应用滤纸干血片生物素一亲合素酶标记法测定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确诊及复诊时血清TSH、FT4、FT3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并进行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诊治护理后,所有病例治疗1月后,临床表现消失,大部分患者血清FT41月内恢复正常,88例患者的体格发育及DDST测试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筛查是早期诊断甲低的关键,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实施及时的诊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疾病筛查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在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并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性.方法: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计选择90例,2015年2月~2017年8月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时间段落,将患者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分组,单号为研究组并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双号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护理,对组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予以对比.结果:在对比差异数据有比较意义的项目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即上述观察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之中,能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淑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0-2016.10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6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为82.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焦虑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常规护理为参照,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总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10月10日至2017年10月12日,分为观察组(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30例、对照组(沙美特罗替卡松)--30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即P小于0.05.两组患者在肺功能指标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即P小于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并且具有安全、可靠等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江豹;续懿敏;乔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