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留置患者行膀胱冲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近年来入院需留置导尿1周以上且置尿管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冲洗三次及六次,对冲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段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矫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儿童消化道异物的特点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寻找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前来接受治疗的198名儿童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行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采用分析探讨的形式进行总结.结果 在198名患者中男性儿童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儿童患者的比例,且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在所有患者中有181人未发现显著临床特点,135人有显著临床钝性异物特点,69名患者出现锐性异物特点.食管中出现异物的患者有7人,十二指肠中出现异物的患者有8人,肠道中出现异物的患者有5人,胃内出现异物的患者184人.在儿童消化道异物排出的过程中自行排出钝性异物105名,用胃镜进行异物取出患者28名,手术异物取出2名.自行排出锐性异物患者35人,胃镜取出异物患者31人,手术取出异物患者3人.结论:在对儿童食道异物取出的过程中,胃镜取出的方法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在胃和十二指肠异物的取出过程中,对小型钝性异物应选择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肠道存在异物的患者首先行保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情形下可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郭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考察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在乳腺肿瘤摆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方法,对照组采用乳腺托架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摆位成功率和重合度.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误差、一次摆位成功率和三轴移位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在乳腺肿瘤放疗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共功率和重合度,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研究.
作者:祁愿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术后病患进行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病患384例临床资料.同时以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SCQIPP问卷调查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病患调查问卷中,问题值为2.9-4.8分,护士问卷为3.4-4.9分.两组受试者的信任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护士分数相比,患者对于环境分数评分更高,两者行为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CQIPP问卷调查能对病患术后疼痛护理质量给予良好评价,且指明了术后疼痛护理改进方向,值得推广.
作者:张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院前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送诊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短,抢救成功率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创伤性休克患者提供必要的院前急诊护理,能够显著缩短临床抢救患者所耗费的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择于我院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70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的SAS分值(65.25±1.33)分明显高于观察组(58.31±0.10)分,且其比较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干预可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地推广与应用.
作者:柯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护理方式为常规药物训练外加上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25例,在常规药物训练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两组训练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观察组训练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董秀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对透析室环境、护理工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工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病情恢复.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实施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以此分析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据数据整理统计发现有患者共计100例,按照丢硬币的方式分为2组,所丢硬币为正面向上的患者标记为研究组,所丢硬币为反面向上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的联合治疗方式,对照组仅单一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组间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在观察项目中,存在数据差异的项目有:组间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研究组的上述指标更有优势性,p<0.05;在观察项目中,不存在数据差异的项目有: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过程中,应该予以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药物的联合使用,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且该种治疗方式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耿晓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接受鼓膜穿刺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前来接受治疗的68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分别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每组患者均为34人.对护理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护理2组在护理1组的基础上加入全面护理的干预,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采用全面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发现,护理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为显著且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且无任何医患纠纷的出现.结论 全面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同时对和谐医疗体系的构建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冰;唐向荣;莫炼;刘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艾拉莫德(iguratimod,T一614)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我科2014-2015年28例使用T一614治疗的RA患者治疗前后活动指标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28例患者中显效7例(25.0%),有效16例(57.1%),5例无效(17.9%).疼痛改善短时间为用药后1天.2)脱落2例,1例用药后感心悸,下肢出现浮肿,用药1周后停药;1例因白细胞明显减少(WBC:2.8*109/l),用升白细胞药物后仍无明显上升,于2周后停药.但2例患者治疗后均感关节疼痛减轻,晨僵时间缩短.结论 T一614作为一种治疗RA的慢作用药,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卜东明;陈本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行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和健康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奇偶法分为参照组(n=48)、干预组(n=48).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况、活力方面,干预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患者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7.9%、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临床合理用药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临床用药以及用药医嘱审核中发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回顾统计,以进行临床合理用药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分析.结果: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54多万条临床用药医嘱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医嘱1102条,其中,进行审核更正医嘱1060条,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更正率为96.2%.结论: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对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及时更正,有效的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以及用药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晓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开展慢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选择奥美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药物施治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5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慢性胃炎患者分组;对照组(26例):开展慢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药物施治;观察组(26例):开展慢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药物施治;终就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用药总有效率以及SF-36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9.23%)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96.15%)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SF-36评分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奥美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药物展开,在将总体健康程度加以改善的条件下,显著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用药疗效.
作者:马玉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以及病人法律意识的强化提高,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是医疗器械用品再生使用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医院的医疗器械相关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使用过后的医疗器械必须先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再进行杀毒灭菌,因为医疗器械上任何的残留物都会影响灭菌因子的穿透,从而造成灭菌不彻底的现象,影响杀毒灭菌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器械清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给灭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作者:姚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32例,予以延续护理),对2组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遵医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各相关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血常规检验的80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组(n=40)、末梢组(n=40).静脉组患者采集静脉血实施血常规检验,末梢组患者采集末梢血实施血常规检验,对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白细胞(WBC)水平方面,静脉组患者显著低于末梢组患者(P<0.05);在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比容(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水平方面,静脉组患者显著高于末梢组患者(P<0.05);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水平方面,两组患者对比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作者:武元甲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