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冰;唐向荣;莫炼;刘丽华
目的:探析口腔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n=60)、规范组(n=60).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规范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感染率、卫生合格率、感染控制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医院感染方面,规范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5.0%、16.7%,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卫生合格率、感染控制满意度方面,规范组均高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96.7%VS 86.7%、98.3%VS 88.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临床价值更高,不仅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还可以提高卫生合格率与感染控制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瑞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纳在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为缺氧缺血脑病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和患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7天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NBNA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21天,研究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纳辅助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羟考酮缓释片与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并比较其经济成本.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羟考酮组和吗啡组,每组各53例患者.羟考酮组应用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吗啡组应用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计算两组成本效果比.结果:羟考酮组有效率88.68%,吗啡组有效率84.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与吗啡组15.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羟考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和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相近,均可用于临床治疗,但吗啡缓释片经济价值更高,可作为临床应用首选.
作者:李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胃镜及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确诊率.方法:对2016.01至2016.12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研究,对比其胃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胃镜相比病理诊断而言符合率为87.5%(P<0.05).结论:对于慢性姜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准确率更高,但不可完全否认胃镜检查,临床可将两者联合应用.
作者:张义朝;梁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同时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分数略低于观察组患者,组价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儿退热、退烧时间,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明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的经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医院经济体制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同时阐述了医院经济管理创新实践路径,后总结了全文.
作者:郑晓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文以表达单克隆抗体的CHO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产物表达和产品质量均有一定保证的细胞流加培养工艺在2 L反应器和200 L反应器进行了放大和缩小的实施,建立了放大和缩小模型及策略,为稳定、可靠的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李晨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后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的4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2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能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对患者的健康进行很好的维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心胸外科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及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作用于心胸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李佳;曹军华;贾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应用5M1E分析法后灭菌质量出现的变化.方法:择取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在笔者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常规灭菌处理的1000件医疗器械,择取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在笔者医院消毒供应室按照5M1E分析法进行灭菌处理的1000件医疗器械.从无菌物品存放、包装、回收清洗等角度进行评分,对比5M1E分析法实施前后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应用5M1E分析法可以显著改善其灭菌质量并预防感染.
作者:郝保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14年10月11日到2016年10月11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多样性护理),各40例,对比2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及血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鲍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方法:选取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空腹抽取5ml静脉血,自然凝固及离心后对血液中Na+、K+、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TP(总蛋白)、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G(三酰甘油)、HDL(高密度脂蛋白)、HBDH(a-羟基丁酸脱氢)、ALB(清蛋白)等指标,并观察溶血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CK-MB、CK、TP、HBDH及Na+、K+等指标均较溶血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AST、TG、ALB等指标较溶血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易对CK-MB、CK、TP、HBDH、AST及Na+、K+等指标造成干扰,故临床中需避免溶血现象发生,如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则需对血液进行重新收集,以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高岭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入职的60名护士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传统组(n=30)、观察组(n=30).传统组护士带教中应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护士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对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急救能力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知识评分为(95.4±4.2)分,技能操作水平评分为(96.5±3.0)分,综合急救能力评分为(93.6±2.5)分,显著高于传统组护士的(90.7±4.6)分、(89.4±4.4)分、(87.4±3.3)分(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法的实践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增加护士对理论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提高护士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急救能力,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的带教方法.
作者:刘海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养血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长谷川痴呆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养血疏肝汤为代表的方剂,从肝论治血管性老年痴呆时,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郭学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情况.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我院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方面,由于药物联用造成治疗疗效下降的占比61.67%,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类型方面,全身性反应的占比为46.67%,相较于其他不良反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下降,存在全身性反应、低血压以及肝损损伤等不良反应.
作者:续艳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100例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地塞米松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偏头痛持续状态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压、心动过缓、肠道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应用与有效性高,可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减轻疼痛,改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莲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根据临床实际所需采取那些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意义.方法:对本科室收治的7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患病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临床症状及治疗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在给予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而言,其引发感染的病因有多种,因而在积极采取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开展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临床感染率、病死率,能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何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16例,病灶数量为144个.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超声方法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超声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彩色超声诊断良性病变准确率为88.24%(90/102),恶性病变准确率为80.95%(34/42),总准确率为86.11%(124/144).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的方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居艳妍;朱宏;许华宁;蔡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以及病人法律意识的强化提高,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是医疗器械用品再生使用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医院的医疗器械相关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使用过后的医疗器械必须先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再进行杀毒灭菌,因为医疗器械上任何的残留物都会影响灭菌因子的穿透,从而造成灭菌不彻底的现象,影响杀毒灭菌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器械清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给灭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作者:姚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